[原创文学]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复制链接]

帖子
72
威望
0 点
红花
163 枚

潜山文艺 发表于 2016-11-17 1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记县委老书记王之敏
20161117094640724.jpg
  十一月八日,我从《安庆日报》上惊悉市政协副主席王之敏因病逝世的消息,心里非常悲痛。前两天我们几个曾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相约准备近期到安庆去看望他,不料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王之敏同志1978年4月至1979年9月任潜山县革委会主任,1979年8月至1984年2月任潜山县委书记,其时我在县委办公室工作,耳濡目染,他的许多亲民爱民的往事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水 中 情
  八十年代初,全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每到汛期下大雨,王书记就睡不着觉,在办公室转来转去,不断找有关部门了解汛情。有时半夜还把我们秘书喊起来,了解袁家渡、龙潭、官庄、沙河水文站的水情,生怕出什么问题。梅雨季节,县城边有的农民收割的稻谷没地方晾晒,他就叫农民把稻谷挑到县委大院的水泥路上晾晒,并要县委办公室把会议室腾出来,把走廊让出来给农民晾湿稻,以免发芽。1983年发大水,油坝公社桑树大队内圩溃破,一片汪洋。他在公社书记汪恭标的陪同下,赤着脚,柱着一根竹棍,一步一步涉水,了解灾区群众吃、住情况。晚上宿在农民家里,不顾天气闷热、蚊虫叮咬,和社队干部一起研究抗灾措施。
  山 乡 爱
  王之敏书记经常讲,潜山田少人多,农民要想富,必须山上下功夫,林业、多经生产要迈大步。他大部分时间都下乡检查林业、多经生产情况。经常不通知区委、公社党委就直接钻到茶叶、蚕桑基地,发现进度慢、质量马虎的,就把区、社主要负责人找来,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一次,他从杜埠暗冲出发,到余井柴阁、松岭,又到岭头天圣,一路检查,满头大汗,直到下午一点半才到源潭吃上中饭。
  他下乡经常只带一个秘书,有时连秘书也不带,坐的是一部旧吉普车。夏天车内闷热难耐,他就叫司机把车窗卸下来透风。他还经常徒步下乡。一次到彭河公社、塔畈公社检查工作,他从逆水开始步行,经过舒潭、洪畈、沙畈,在沙畈住了一夜,第二天翻过海拔1100多米的方冲坳,经过罗河、西河,走了一天半才到彭河公社,晚上又不顾疲劳召开公社干部会议,了解山区情况,第二天又徒步走到塔畈公社。彼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山路崎岖,翻山越岭,年轻小伙都吃不消,可他始终精神饱满的赶路。
  还有一次,他到源潭公社三河大队检查工作,晚上睡在一个土坑上。第二天回县时,天降大雨,河水陡涨,河边仅有一尺来宽的小木桥,摇摇晃晃的,他走在桥上,突然人往前一闪,单膝跪在桥上,后面的人立即上前抓住他的衣服,才没有掉进河里。由于未带雨鞋,我们就赤着脚走路。砂石路硌脚,每走一步都痛,可他像无事一样,走了十多里才到红旗水库,脚板已磨出了血。就这样,六年间他跑遍了全县298个大队。
  廉 洁 美
  王之敏书记对干部严格要求,强调县委身边工作人员不能以公家的名义谋私利。当时,自行车难买,个别职工找人买了一部自行车,他得知后就严肃地提出批评。他严格要求我们,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下乡检查工作,坚持在区社食堂就餐,粗茶淡饭都要付款,住宿都是在区社干部房间借宿。他有一个侄子,在部队退伍后到潜山想找叔叔在县城谋个事。说实话,农转非,在县内工商企业安排个合同工,作为县委书记来说不是难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侄子的户口迁移到农村,后来在社队企业打工。三十多年了,其侄子仍在农村生活。(徐国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1:51 , Processed in 0.05389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