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志愿支教:用青春圆梦求知的心灵

[复制链接]

帖子
5308
威望
0 点
红花
86637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7-7-19 1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支教圆梦求知心,坚持传承物电情”,时隔一年,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潜山县支教团队再度来到了安庆市黄柏镇昆仑村——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村落。
IMG_20170705_072649.jpg
  每年的七月,他们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支教,风雨无阻十二年。一代代人过去,一届届人又举着不变的旗帜回来,团队里的面孔一直在变化,但村民们永远记得一件青春亮丽的队服以及道道勤恳教学的背影。
IMG_20170704_194803.jpg
  拙学倾囊授,巧思构课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模式和思维为主,讲述课本内容为辅的原则,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针对自己的课程构建出了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
  团队分年级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口语、美术、音乐、科学、实验、历史、政治、国学和学习方法讲座等各项课程,针对这里的独特情况,还特意设置了对即将中高考学生的一对一特别辅导。
  为了填补学生们们在科学和实验等方面的空白,老师们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自制了各种实验器具,并精心设计了圆周率测量、烛焰共振、桥梁设计等实验,例如,巧用大米对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用硬纸板模拟桥梁进行承重。用这种方法,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敢于质疑,科学实验的素养。
图片1.png
  支教艰苦无妨,乡亲情谊绵长
  团队成员们的居住条件十分艰苦,远离学校和家乡,在炎热的夏日里经受着各种蚊虫的叮咬,没有风扇空调整天以汗洗面,每天用一根水管里的自来水冲洗身体,睡在用几张课桌拼凑的“床”上,然而看着孩子在课堂上充满了求知欲望的认真眼神,老师们的脸上依旧会洋溢起欣慰的笑容。
图片2.png
  村民们也对这支队伍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可与肯定,队伍常常能收到来自村民们的礼物。“最令人感动的是,去年山洪,村民们的菜园都被水给淹没了,新长的菜苗刚到能吃的时候,他们就把菜苗摘下来送给我们了,生怕我们饿着。”上届队伍成员,今年的队长丁飞杨如是说到,“这令我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们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烈日当空阻挡不了教育知识的热情,没水没床也浇灭不了知识传承的烈焰”团队成员吴怡在实践日志里这样写到。这就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潜山县支教团队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一支团队确确实实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对村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这只团队的的意义。来到条件艰苦的这里,将一身所学奉献出来,为这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6-17 11:56 , Processed in 0.05495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