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教育] 爱心不放假 留守不孤单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7-7-25 1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万多人,留守儿童近3万,大多都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暑期的他们,一些选择了回到父母身边和父母短暂相聚,而一些,依旧生活农村,缺少父母亲情的陪伴的他们,脱离了学校和老师的教导,如何能过一个“健康、安全、有益”的暑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提前疏导 关爱预备
1.jpg
  暑期伊始,县妇联、民政局配合各乡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排查摸底,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对留守儿童开展调查摸底排查和登记工作,对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就读学校、务工父母联系电话、主要需求等情况登记造册,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县教育局在暑期前切实做好青少年防溺工作,进村入校发放预防溺宣传彩页,采取说教结合的方式,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做到“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针对留守儿童的敏感心理,一些乡镇组织青年志愿者、心理专家和“五老”人员对各村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沟通技巧,从小学会坚强,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信的良好行为习惯。
  “无假”家园 陪伴成长
2.jpg
  我县各中小学建设的留守儿童之家达到90多所,校外建设的留守儿童活动室有16个,暑期里一些留守儿童之家也并不放假,继续为儿童提供假期帮扶。不少留守儿童暑期都自发地聚集到了这里,把这里当成他们的暑期欢乐家园。有的看书,有的玩棋类,有的跳绳,有的玩球类。这里内设有电子阅览室等设备,配备图书上千册,体育器材及文娱用品十余种,避免了暑假里孩子们下河摸鱼、游泳溺水和沉溺网络等安全隐患。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依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王河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与镇中心的一些培训机构联系,减免孩子们的培训费,让他们也能五彩绽放。
  “看着那些大姐姐们跳舞跳得可美了,我也想学跳舞。今年爷爷奶奶终于送我学跳舞了,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以后跳给他们看。”邓智是王河镇天崇村一低保贫困户的孩子,常年随爷爷奶奶生活。这个暑假,在“留守儿童之家”李老师的帮助下,七色光艺术培训中心为其减免了300元的学费,和她类似情况的孩子在这个艺术中心有4名。“这些孩子们也有梦想,我们只能简单的对他们学业进行辅导,而学习一些绘画、跳舞等艺术,有专业性的老师会更好。”李老师说道。
  和邓智不一样的是,天柱山镇林庄村黄山组的小林毅在离家不远的村部看书。“林庄村共有110多名留守儿童,暑期父母带出去的占三分之一,我们暑期是正常开放儿童快乐家园,有专门的值守人员。”林庄村妇代会主任汪银春介绍。
  2016年,县妇联争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在我县捐建6所“儿童快乐家园”,分别位于梅城镇大园居委会、余井岭头居委会、天柱山镇林庄村、源潭镇叶典村、槎水镇槎水村和水吼镇程湾村。每个“儿童快乐家园”获赠10万元配置硬件设施,包括电脑、图书、文体用品、益智玩具等。这六所家园在假期开展多种关爱文体娱乐活动,包括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困境儿童关爱救助、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等,因地制宜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孩子们可以随时到这里查询相关学习资料,如遇问题,工作人员还能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夏令营式特色支教
3.jpg
  顾新宇摄
  如果说这个暑期过得最新奇的,莫过于源潭镇东红小学的徐礼红和她的同伴。黄梅戏、插花、茶道、十字绣、风筝DIY、手工等,啦啦操,简单英文歌……,当这些丰富多彩的家门口夏令营摆在眼前里,徐礼红再也感觉不到孤单。“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们教会我们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这个暑期我过得很开心。”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很多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我县活跃着安大、合肥学院等大学生暑期支教队伍,他们为各地的留守儿童送去了不少欢声和笑语。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暑期支教课程体系与EV夏令营形式结合,让孩子在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实践演练中自然生长。同时结合同理心倾听、欣赏式提问、与处身当下相结合,采取引导性的讲授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游戏法来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游戏、阅读与艺术相结合,在夏令营式课堂中认识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职业启蒙、接受适宜的法律与道德教育等,让78名乡村孩子在21天的短期支教中受益。(来源:潜山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6-17 13:21 , Processed in 0.05076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