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记红军老战士崔银水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7-7-31 0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jpg
正在讲述革命故事的崔银水老人精神矍铄
    1927年5月出生的抗战老兵崔银水,是山西壶关县人,现居住在梅城镇新建路。崔银水7岁就给地主家放牛。1945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壶关县,1 8岁的崔银水就报名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壶关县区干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后来,他直接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解放战争中大小百余次战斗,身负三次重伤,拥有独立功勋荣誉等十二枚纪念章及奖章,获有英雄模范、特等英雄等光荣称号。  在大别山区,因为是北方人,崔银水他们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生活很不习惯,而敌军则调集80个团的兵力围剿。“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我们自己动手做衣缝袜编草鞋。将部队发给的白土布放在稻草灰制成的水中柒成灰色,用针线一缝,就成了衣;山区雨水多,我们常常是将湿透的衣服挤干后再贴在身上;鞋子是用稻草编成的,大冬天,光着脚丫穿草鞋;饿肚子更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 4天才吃三餐饭。面临如此的艰苦环境,我们从没动摇过思想和信念,坚信敌人对大别山的围攻越疯狂,对兄弟战略区进行大规模的反攻就越有利,革命的总胜利就越快。”
  在崔银水的回忆里,提及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老百姓吃糠、吃菜,省下粮食给战士吃,妇女们不分昼夜一针一线的赶做布鞋送给战士,那是常有的事情。“在枞阳渡江胜利后,群众给我们每人送了4双鞋子,不仅如此,很多的母亲把儿子交给部队,妻子送丈夫上前线。因为群众看出了我们的军队是为他们着想的军队,共产党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军队。记得六纵队一部雨夜进村宿营,为不惊醒群众,就靠在屋檐下休息,被凉雨淋透也没人敲门、喧哗。在作战和训练间隙,我们都会帮群众干活,挑水、打柴,搞生产,这样自然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是党把我从一个放牛娃培养成一名干部。”从团职岗位上光荣离休以后,崔银水先后为几百家单位讲了革命传统报告,如今,90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常常用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从军报国,强军精武、对党忠诚的感人故事,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来源:潜山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7 13:49 , Processed in 0.04913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