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大沙河两岸色彩斑斓,田野里晚稻成熟了,金黄一片;群山间层林尽染,绚烂多姿。
金色的秋天,也是汛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施工期。11月18日,记者在位于大沙河中上游的下浒山水库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河道内跨度达300米的混凝土主坝拔地而起,已超过90米高程,300余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工人各司其职,一辆辆大型自卸运输车、铲车正在往来作业,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下浒山水库大坝(摄影 金健)
全国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安徽省重大民生工程--下浒山水库工程,是大沙河流域人民期盼百年的安澜梦想,几代水利人六十载前赴后继为之努力奉献,开工两年多来参建各方更是砥砺奋进栉风沐雨推动工程建设。
安庆市下浒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主任尹宜松介绍,当前,项目各方正通过优化施工、开展劳动竞赛等方式,全力冲刺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完成今年底工程下闸蓄水的建设目标,明年底建成发挥效益。
沿河人民的安澜梦想
在中国如织的水系中,大沙河自大别山而出,如游龙般蜿蜒穿越安庆市岳西、潜山、桐城等县市的山林田野,由北往南,注入菜子湖,融进万里长江。
大沙河源潭镇田墩段(摄于2014年5月 叶余根)
千百年来,静流如歌的大沙河润泽着两岸良田沃野和万千百姓,狂暴汹涌的大沙河也给流域人民带来滔滔洪流和无情灾难。
新中国成立前,大沙河沿河108个圩口每年几乎都有圩口溃破。1954年因洪水较大,形成全面崩溃,造成严重损失,当年冬天开始联圩并圩,塞支强干,形成现在的大沙河堤防雏形。
大沙河源潭镇田墩段(摄于2014年5月 叶余根)
大沙河上游山区是安徽省暴雨中心之一,暴雨频繁、强度大,洪水为山区性洪水,洪峰来势凶猛;上游山高坡陡,植被差,水土流失面积占其集水面积的50%左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8万立方米,下游出口受菜子湖洪水顶托,排水不畅,河道坡降逐渐平缓,导致大量泥沙沉积余河床;堤身主要由砂性土组成,抗冲能力极差,河道圩口堤防多为砂堤砂基,右未能按设计标准达标。每年汛期崩岸、坍塌严重,溃堤险情多由此形成;上游缺乏控制性的防洪水库工程,由于两岸堤防多由河沙筑成,受流速较大洪水冲刷,堤脚极不稳定,堤身易失稳,极易溃堤成灾。
下浒山水库效果图
安庆市水利局副调研员胡国节说:“作为一条典型的山溪性河流,大沙河丰枯变化极大,1968年曾出现过0.1立方米的历史最小流量,几近断流,转头第二年便出现了6100立方米的历史最大流量,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半小时内便能汇成洪水。”
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资料显示,1969年、1983年、2009年、2010年,大沙河流域均发生了因强降雨导致河道水位猛涨,进而溃堤破口的重大洪灾,造成了较大损失。
大沙河的任性和无情,使沿河人民饱尝了太多的痛楚和惊魂,他们期盼“老天爷风调雨顺”,更期盼有控制性水利工程有效防洪,终结“十年九洪”的历史。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大沙河上游建设控制性的防洪水库工程,这项沿河人民热切期盼的安澜梦想,得到了党和政府有力地回应--安徽省、安庆市政府和水利部门早就开始了下浒山水库前期工作。
下浒山水库开工建设(2015年1月6日 摄影 操知璇)
1957年6月,安徽省水利厅钻探队对下浒山水库上坝址进行了初勘。20世纪90年代初,下浒山水库被列入安庆市“八五”期间水利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和安庆市三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1997年10月~2000年9月,安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相继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安庆市下浒山水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菜子湖流域防洪规划报告》和《安徽省安庆市下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
下浒山水库开工建设(2015年1月6日 摄影 操知璇)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开。新世纪以来,水利建设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下浒山水库工程也迎来了新机遇。2004年10月,长江委长江设计院完成了《安徽省安庆市下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下浒山水库工程立项。
2014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安徽省下浒山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随后工程列入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2015年4月29日,水利部对下浒山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
砥砺奋进的建设硕果
治水定当夯实根基,兴利必须铸造重器。
下浒山水库工程的获批建设,为根治大沙河水患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大沙河流域人民期盼已久的安澜梦想逐渐走向现实。
技术人员现场会商解决施工难题
资料显示,下浒山水库为大(2)型多年调节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22平方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115米,总库容1.96亿立方米,防洪保护人口15.2万人,耕地13.59万亩,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安徽省菜子湖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中推荐的大沙河流域防洪骨干控制性工程,并列入《全国“十一五”大型水库建设规划》,也是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
工程设计方长江委长江设计院下浒山水库工程设代处处长林学峰介绍:“作为大沙河干流上的骨干控制性工程,下浒山水库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主体工程由拦河坝、泄洪建筑物、水电站、灌溉及供水渠首等组成,枢纽布置全面。”
民生为上,谋划为先。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安庆市水利局早在2013年7月就提前启动了下浒山水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其后,工程征地移民工作、移民安置点建设、施工准备及进场等工作紧锣密鼓逐次铺开。
下浒山水库主体工程开工 摄影 操知璇
2015年10月18日,下浒山水库主体工程在挖掘机、吊机轰鸣和焊枪飞溅的火花声中开工。工程建设步入快车道,两个月后的12月15日,即成功完成主体工程河道截流。
2016年12月12日,大坝主体工程首仓9392.5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大坝工程从土石方施工正式全面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大坝首仓碾压混凝土浇筑完成,为后续大面积、高强度的碾压混凝土浇筑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工程导流隧洞,上、下游围堰填筑,临建道路,混凝土拌合系统等临时工程已全部完工。
大坝浇筑已超过90米高程
截至今年11月8日,下浒山水库大坝坝顶最高高程达到94.5米,普遍高程均达90米以上,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34万立方米、占总任务数的77%,超时序进度完成目标任务。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将下闸蓄水,预计2018年完工并发挥效益。目前,水库大坝、水电站等正同步建设。
电站厂房顺利封顶
尹宜松说:“项目有关各方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协调,砥砺奋进、栉风沐雨,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在大坝施工平台上行走,林学峰指着扎实的钢筋混凝土讲起其背后的故事:“过去,我们大坝按照3-4米的层厚进行混凝土浇筑。我们设代处在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科学调试坝内监测设备后,通过实时掌握大坝混凝土温度、优化浇筑混凝土配比,将浇筑层厚从3米增加到5米、7米,直至9米。在规避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极大地加快建设速度。”
工程监理方安徽宜兴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宗旨,分四个组在施工一线巡查,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期实施三班倒,保证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在前不久的质量评鉴中,下浒山水库主体工程已完成的522个单元工程中,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全部合格,优良等级的502个,工程优良率为96.2%。
工地现场,记者听到不少抢抓工程进度的故事。工程施工方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十五局下浒山水库工程项目部生产经理任小朝说:“大坝基坑清理时,机械无法作业,为保证垫层混凝土早日开始,我们需采用”人海战术“进行清基,发动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基础清理,全力以赴使工程优质快速向前推进,使基坑6000多个平方米在8天完成了清基工作,为垫层混凝土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水利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下浒山水库移民安置点(源潭双峰)摄影 金健
下浒山水库是水利工程,也是民生项目。促进移民脱贫致富,是下浒山水库水利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浒山库区道路复建工程 摄影 黄昕
下浒山水库淹没涉及潜山县的黄柏、源潭和官庄3镇、9村、108个村民组。工程建设征地总面积13481亩,规划生产安置2835人,规划搬迁安置移民3482人,拆迁房屋131486平方米。
下浒山库区道路复建工程 摄影 黄昕
在水库建设中,设立4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同时按照移民个人意愿,把大部分移民从交通闭塞生活不便的山林地区搬到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的集中安置点。
下浒山库区道路复建工程 摄影 黄昕
此外,还恢复改建四级公路10.2公里,机耕道39.6公里,桥梁4座,输电线路19.6公里,广播通信线路116.5公里,可有效改善源潭、黄柏、官庄3镇交通、电力、通信广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从根本上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集中安置的移民普遍反映新房子漂亮、质量好,比以前居住条件好多了,而且由于统一规划,从库区移出来的村民,现如今很多都仍居住在一起。“国家修这么大的水库,把咱们搬进了新房子,房子做得质量比较好,小孩念书也方便。我们好多人巴不得尽快搬出去,住好房子,支持国家建设。”潜山县官庄镇孔土村汪屋组17号村民曹先明告诉记者。
惠民意,方能得民心。不止是促进移民脱贫致富,下浒山水库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有力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介绍,下浒山水库工程建成后,结合局部堤防加固和河道整治等措施,可将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保护人口15.2万人,保护耕地13.59万亩,有效减轻菜子湖区防洪压力,改善湖区周边圩区防洪条件。同时,下浒山水库可使湖区农田得到充分灌溉,灌溉农田35.08万亩,并为下游怀宁县城和6个乡镇生活和工业供水提供水源,年供水量1.11亿立方米。此外,水库建有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电站,年均发电量3557万度。
开工、截流、封顶,到年底下闸蓄水,明年将发电、竣工……下浒山水库工程正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向前迈进。
网络配图
明年底,一座巍巍大坝将耸立于大沙河畔的绿水青山之间,确保大沙河流域安澜,源源不断造福两岸人民,进而为皖江示范区建设和依托长江经济带推动安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水源支撑,保障城乡供水和粮食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德政工程!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