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刘氏家族传承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8-1-13 1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氏寿二公,为刘氏迁皖始祖,于元季避流寇乱,自江右水西迁皖潜,卜居潜之天堂石门山麓。生子七,以福字起派,二、三、四、五、六,散居潜、怀、桐、太,七公复返梓里。惟福一公迁居潜城北彰法山太平塔,传七世至东亭公,生子八,惟钰公、銮公、钊公三支得传。钰公字昆山,号有源,进士。钰公居潜,裔前光偕前麟,卜居县北金紫山下。
timg (7).jpg
  丁繁家裕,习诗书,列学校,代有伟人,邑中推为望族,迄今称巨族焉。銮公字明可,号舒山,国学生。銮公于潜城内外居住(今彰法山),世掇芹香,而举乡饮,登岁荐者,又复甚夥。若儒传以燕许手笔,夺帜文坛。名列七子文钞。乾隆壬午获举于乡,咸以词翰期之,惜早赴玉楼,未展其志。而家学流传,子孙皆俊秀。钊公号厚山,钊公支寄籍怀邑,至尚志公成隆庆辛未进士,仕至布政。子十二,次以三科武举由都司而任参将;四以殿撰官詹谕;八以进士授司马,馀皆以仕宦著名,至参藩给谏,皆其孙也。又康熙庚午、辛卯、以同胞而前后领解者,即其曾孙也。
5.jpg
  欣逢太平盛世,刘氏定居于古皖大地,开枝散叶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子孙盛,家族兴隆,彰显荣耀,在潜建宗祠多所,其中因文革多遭破坏。应福一公宗亲倡议,筹资二百万之巨,选址于风景名胜金紫山下坛畈,于乙未年(2015)在竹林堂宗祠原址复建刘氏宗祠,号曰:景福堂。占地3亩有余,三进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140平有余,雕梁画栋,古朴庄重,宁静肃穆。经族众提议定为古皖刘氏福一公总祠,圆刘氏裔孙之夙愿,供先祖之灵位,崇先祖之厚德,传祖宗之训导,聚族众之孝心,以彰孝义之风。(李宝林)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9 09:18 , Processed in 0.05035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