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特别的日子,让我们铭记潜山这位特殊的“母亲”

[复制链接]

帖子
5350
威望
0 点
红花
88089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8-5-13 1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怀念一位特殊的母亲,官庄镇日光村院墙组陈桂珍烈士,她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勤劳朴实、博爱善良、疾恶如仇、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美丽人生。
03.jpg
  陈桂珍(1903—1949),女,后冲乡人。家世清贫,饱受苦难,勤俭贤慧。1941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驻桐城、舒城一带。陈桂珍家住在纸皮冲王大包山岭上,与桐城毗邻,为新四军进退的交通要道。开始,每当新四军路过家门口时,陈桂珍热情地请他们进去歇脚喝茶。后来,她家成了新四军的落脚点。
  她经常听新四军战士谈论关于革命斗争的情况,渐渐受到教育,从而自觉地为新四军游击队服务。她无偿地为伤病员提供吃、喝、住、用,不辞劳苦地为游击队传递情报、信件,站岗放哨,收藏军械,新四军战士亲切地称她家是“地下联络站”、“后方医院”。
05.jpg
  陈桂珍收养伤员房屋的遗址
  1942年5月,国民党四十八军对皖西游击队进行全面“围剿”,桐潜边境共产党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游击队被迫转移,一些不能转移的伤病员,由陈桂珍家收养。没有药,她一边到山里采,一边叫丈夫华心芳到舒城县城去买。伤员们穿她家衣,盖她家被。她精心为伤员们包扎、敷药、喂食。为了给伤病员们购买药品和粮食,她和丈夫商量,把家里仅有的一条牛卖掉。伤病员们觉得陈桂珍的负担太重,都不愿多吃,陈桂珍猜中了伤员们的心思,说:“我们再苦,也要把你们调养好,有了你们,穷人才能翻身!”她将家里三间瓦房全部腾出来让伤病员们住,家中棉被也全拿给伤病员们盖,自己一家人,挤在一间破房里,互相用身体取暖。
  1943年春,中共桐怀潜县委所属的一支游击队打回后冲一带,陈桂珍家又新添了一批伤员。她担心暴露目标,就同丈夫在屋后西边半里路远的山上,挖了一个大地窖。形势一紧,伤病员们就转移到地窖里,陈桂珍和孩子轮换放哨。
06.jpg
  陈桂珍儿子、儿媳
  1945年冬,国民党四十八军向潜山、岳西、桐城、舒城等县进行“围剿”,并组织“清乡队”放火烧山,办“五户连坐”,清查户口。陈桂珍眼看斗争形势严峻,又和丈夫到离家三里多路的偏僻山沟里新挖一个洞,外面搭上草棚,堆上柴草做掩护。
  伤员们转移到了这山洞后,一日三餐都是陈桂珍爬山越岭送饭送水。夜间,由她丈夫在外面放哨,监视敌情。游击队员杨桂昌伤势严重,陈桂珍到处寻草药,觅单方,给杨桂昌擦血抹脓,包扎,叫自己的孩子为他接屎接尿。经过精心护理,终于在三年后使他恢复了健康。
  新四军撤离时,有50条枪来不及转移,送到陈桂珍家收藏。她将枪枝藏在锅灶门口山芋窖里,盖上木板,放上一床破棉絮,让自己的一个痴呆女儿睡在上面。后国民党自卫队来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疑迹。
陈桂珍家蒧枪洞_看图王.jpg
  陈桂珍家藏枪洞
  1947年10月,解放军一名连长和4名士兵伤员,转移到陈桂珍家疗养。翌年5月15日,国民党“还乡队”到陈桂珍家进行搜捕,陈桂珍听到枪声,急忙叫丈夫背着伤员迅速转移到山洞里。自己将来不及转移的战士行李与石头捆在一起,扔到屋后的井里,刚收拾停当,大水乡“还乡队”队长余学伍,领着一伙人闯进。
  余学伍指着陈桂珍骂道:“你窝藏共匪,今天给我把人交出来!”陈桂珍毫无惧色地说:“什么是‘匪’?杀人、抓人、放火的是匪,这些都是你们干的,你们才是匪!”余学伍身边的人狂叫起来,一拥而上,将陈桂珍捆起来,吊到大树上,扁担、枪托打在她的身上。后又将她拖到三里外的一棵大树上吊了一天,经过路人发现才得救。她咬着牙,忍着剧痛,连走带爬地回到被抄劫一空的家中,强撑着身子,将水井里战士的衣物捞起来,又烧饭做菜送给山洞里的解放军伤病员……
01.jpg
  陈桂珍由于身遭毒打,一病不起,长期吐血,屙血,于1949年3月12日去世。同年,潜山县人民政府追授她“新四军母亲”称号。
  这位特殊的母亲,为中华“儿女”鞠躬尽碎,操劳一生,历尽了千辛万苦的磨砺,感天动地,荡气回肠......而这特殊的“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李宝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9 23:32 , Processed in 0.06043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