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养“老”还是养“身份”?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8-9-25 16: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随着养老保险征管方式的改变,养老金这个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情又一次成为大家的话题
  养老金制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道德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否则,若是在百年以前,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可能会被社会视为废物,往深山里一送,任其自生自灭去了
  所以说,有养老金比没有养老金,是一大进步,但能不能于完善一点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养老金,究竟是该体现“养老”的本义还是体现退休前“身份”的延续,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呢?
  目前,我们的养老体系仍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养老,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这几个不同的体系并存的局面。
  这其实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被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的表现。而这种“身份”的不同,不仅与个人目前的经济待遇密切相关,甚至会延续到他未来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经济待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永远是热度第一的; 家长为子女安排好进了“体制内单位”,子女希望自己闯荡,未服从家长按排,家长不支持,甚至要断绝关系。
  退休了,一个小区里的老年人聚在一起拉家常,难免要谈起你退休金多少,我退休金多少,有的说起来神采飞扬,有的低头不语。
  所以,现在年轻人择业,家长大多数还是偏好“体制内”工作。不为别的,只为进一个保险箱,只为一个手头宽裕点的晚年。
  但是,养老金本身就是一个全国人民共享的“体制”,这个体制是为全国人民提供安全保障的体制。它不应分单位性质,职业性质,也不应该分地区性质。它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制度,一个人民最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体会到事情。它应该和一个人的公民身份证号直接相关,而不是其他。
  如果说,退休前,由于各人的学识能力,机遇不同,而有不同的身份,享受不同的薪金待遇,高低差别大,这可以接受。但是,退休后,大家都从理论上来说失去了劳动能力,那么养老金,就是一个对生命的致敬,对人民百姓生存权的尊重,对“孝道”的最直接的社会注释。在生命面前,最应该体现平等均衡的原则。
  养老金的绝对平均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一定的合理差距是可以存在的。但什么是合理,能容忍多大的差距,需要倾听百姓的声音,同时也是考验管理的智慧。如果养老金中,由于“身份”因素而导致的差距过大,那么养老金实际上就不是在养老,而是在养某种身份了。这实际上是鼓励民众在他们意气风发,创造力最丰富,体力最充足的年代去躲在一个避风港里。创业,创新的动力也就不那么足了。(人民网 刺猬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8 09:06 , Processed in 0.05626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