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不起“秋冻” 出门戴上帽子和围巾

[复制链接]

帖子
536
威望
10 点
红花
25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程啊程1216 发表于 2018-10-16 16: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是指农历2月和8月,为冬春换季和夏秋换季时,应“春捂秋冻”。现在是“秋冻”正当时,很多人尽量少增衣物,以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力,为寒冬腊月做准备。但老人切不可盲目“秋冻”,最好根据气温和身体感觉及时增添衣物。
  秋天的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暖忽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流行性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老人呼吸肌、膈肌及韧带萎缩,肺及气管弹性减弱,呼吸功能降低。秋天的温差让老人更易感冒和患上呼吸道感染。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秋季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较夏天有所升高,应及时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加大药物剂量。而且,寒冷刺激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老人更应及时增加上衣,保暖胸部,以免发生心肌梗死。而以往有多发性脑梗死、脑血管畸形或狭窄的老人,早晚出门要注意头部保暖,以免加重或诱发脑中风。
  患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秋季易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这类老人可在腿部戴上保暖护膝,防止肌肉颤动,保证膝关节稳定,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常并发肌肉神经病变。糖尿病人本身局部供血较差,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使供应肌肉组织的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局部的手足麻木、腰痛等,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等并发症。此外,天气转凉后,身体需要更多热量抵御寒冷,人体内代谢相对较旺盛,进食量也会有所增加,这对糖尿病人来说,血糖本身很难控制,如果再“秋冻”,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加大。
  所以,面对气温骤降的秋天,老人因为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要按环境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阳气外泄。特别要保护头颈部和膝关节,出门戴帽子和围巾。每天坚持补水,少量多次地喝满1200毫升水,减少秋天带给人的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干咳等症状。有“三高”的老人在天气变化大时,更要加强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随时注意病情变化,防止复发。(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8 14:29 , Processed in 0.05279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