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肥更科学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9-2-15 09: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了很久,节食、跳操、跑步,有人还吃了很多减肥药。然而,很多时候就算能瘦几斤,过段时间也容易反弹,甚至出现越减越肥的情况。其实,这很可能是减肥方法用错了。
1、到底哪些人该减肥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
其实,身材是否标准或肥胖,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24,如果低于18,就是偏瘦,而高于24,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此外,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维持,还会损害健康。而且,日后如果继续吃晚饭,体重会反弹,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科学。
2、肥胖者可分为四类
在减肥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一般而言,肥胖者从体型上可分为上身肥胖、下身肥胖和全身肥胖。上身肥胖主要是缺乏运动,下身肥胖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全身肥胖主要是饮食习惯导致。
从中医角度看,肥胖是由于元气虚弱、阴邪过盛、脾肾功能减退造成的,是一种阴盛气虚的病征。所谓气有四虚,人有四胖,气不足则胖,而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也正是基于此,可将肥胖人群分为四类:
气虚肥胖。面色萎黄、精神不振、易疲劳出汗、感冒。
阳虚肥胖。疲倦怕冷、四肢冰凉、唇色苍白、喜饮热食、精神不振。
痰湿肥胖。面部皮肤油脂多,腹部肥满、易困倦、痰多,爱吃甜食。
湿热肥胖。面垢油光,有粉刺痤疮、常感口苦、口干、性情急躁易怒。
3、辨证进行饮食调理
辨别清楚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后,就可以对症进行饮食调理了。
气虚肥胖的“克星”是黄芪,调理以健脾益气为主,多吃粳米、牛肉、鸡肉、大枣,少吃生、冷、苦、寒食物。
阳虚肥胖的“克星”是肉桂,调理以温补脾肾为主,多吃肉桂、核、桃、姜、羊肉,少吃冷饮。
痰湿肥胖的“克星”是薏仁,调理以健脾利湿、祛痰化浊为主,多吃白萝卜、紫菜、洋葱、扁豆、红豆、包菜,戒酒,杜绝甜食。
湿热肥胖的“克星”是决明子,调理以清热利湿为主,适合吃绿豆、黄瓜、莲藕、薏米,少吃油炸及辛辣食品。
4、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
除了调整饮食,运动也是减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不同类型的肥胖需要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才能在有益健康的前提下达到最佳减肥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气虚、阳虚、痰湿、湿热这几种类型的肥胖,运动量均要注意循序渐进。
气虚型肥胖不宜做剧烈高强度的运动,适合快速走路。
阳虚和痰湿型肥胖选可择运动强度不大,动作柔和缓慢的,可以慢跑、跳绳、羽毛球,舞蹈。
湿热型肥胖可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等。
有的人为什么怎么吃都不会胖?原来与基因有关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4日报道,剑桥大学科学家研究14000名不同体重参与者的DNA,通过分析基因差异表明,胖瘦与基因有很大关系。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查明此类基因,有望帮助超重者。
剑桥大学科学家们发现一组基因,可加速新陈代谢,以帮助人们更快燃烧脂肪。这组基因在1600多名身材苗条的健康人群中被发现。 研究小组中,40%的苗条者称其可随意进食,体重不受影响。如果进一步单独研究苗条者的特殊基因, 可能由此产生新药物具备变瘦功效,以帮助超重者减肥。
此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对瘦人群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全科医生诊所招募苗条健康的英国人(大部分40多岁)。这些人需天生苗条,排除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人。科学家提取唾液样本,将1622名参与者的基因进行排序,并与1万多名正常体重者及近2000名严重肥胖者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个与瘦有关的新基因区域,并证实另外两个已在亚洲人基因区域中发现。这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 遗传学》上的研究得出结论:18%的苗条身材是由DNA决定的。
研究人员通过评估英国生物基因库中苗条者与肥胖者的基因证实DNA对胖瘦的重要性。伦敦国王学院营养与饮食学名誉教授汤姆 桑德斯表示,这是一项重要研究,证实一部分肥胖与基因有关,那些非常苗条的人基因与普通人群不同。然而,大多数肥胖者肥胖的原因与环境有关——久坐的生活方式及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
肥胖影响三代
我们都知道,保持体型不仅是为了美,更是为健康着想。近日,瑞典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提醒人们,胖不胖不再是“自己的事情”,因为从青春期前,表观遗传因素就已经掌控着往后两代人的命运了。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瑞典国家级数据库追溯了参试者在青春期前(男孩9~12岁,女孩8~10岁)的食物摄入情况,体重指数以及他们后代子孙的健康指标,其中包括“全因死亡率”“糖尿病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等。统计结果显示,爷爷在9~12岁期间热量摄入过多、体重指数超标,孙子的全因死亡率比9~12岁时体型中等者的后代高50%以上。
专家指出,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不重视运动并常吃垃圾食品,认为35岁以后再减肥健身也来得及。其实,中年时才出现“大肚腩危机感”恐怕已晚,新研究结论强调了青少年时期保持身材的重要意义。(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0 06:28 , Processed in 0.05503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