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古皖名城尽梅花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9-2-28 1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中,那年也是在安徽潜山市天柱山麓梅园,看着一朵朵梅花,我如痴如醉,清新和惬意抚慰我的肺腑。时间一晃近5年过去了,我又一次来到梅园,发现这里的规模更大了。赏梅人中有老朋友,但更多的是新面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第一次赏梅我在壮年之列,现如今两鬓却染上了岁月苍白。
微信图片_20190228095845.jpg
  潜山市梅城镇,不仅在城郊野寨山谷流泉、城北彰法山上有了傲雪的梅,在通往天柱山主干道的左侧,也呼啦啦一下子冒出了一个占地330亩的梅园,至于城镇乡村庭院里、书桌上的梅花盆景更像雨后春笋,不胜枚举。
  梅城梅花复苏崛起的过程,酷似古人所说: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引申言之就是,梅“瘦”不要紧,多些梅花协会热心人的鼎力呼梅、植梅、护梅的“肥”,多些诗人、作家和摄影家的“助力”,历史文化名城梅城总有一天会显现“天柱山麓春风来,万千梅花古城开”的动人景象。事实上,天柱山麓的梅花已成为一种丰厚资源,它靓丽的身姿,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二乔公园和全域旅游的带动效应,如旭日东升,不可限量。
微信图片_20190228095854.jpg
  爱梅,是皖人的一种文脉基因传承,好像你我他顺着安徽水之源的分支潜水之畔款款而行,是一种乡愁,打断了骨头连着筋。梅花原产于中国,梅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之所以被列为“国画四君子”,并与松树、竹子一起被人们称作“岁寒三友”,是因为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其中蕴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因而受到世人的普遍赞美和爱戴。
微信图片_20190228095859.jpg
  梅城有梅花,为潜山市区增添了一丝妩媚与娇艳;梅城有梅花,让天柱奇峰显得刚而柔美。无论是游天柱山还是路过梅城的中外宾客,都会喜欢梅花,并有意无意地与梅结缘。人们喜欢或惊讶的不仅仅是梅的外在形象,更是透过这种植物组织的脊髓缝隙,穿越和洞察历史,发现安徽更深处的历史文化脉络。
  漫步在宫粉、粉红、朱砂、黄梅、绿梅等种种梅枝丫丛中,6000多棵梅的暗香,随和煦春风萦绕在文明古城和周边的美丽新农村,居民游客的思绪被牵动着,流动的血液得到了亲切的浸润。(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4 14:48 , Processed in 0.05252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