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 人耳出现听力损失后,为什么无法“自行愈合”?

[复制链接]

帖子
201
威望
0 点
红花
114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惠耳听力1 发表于 2020-5-1 1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人耳无法自动修复听力损失?
毛细胞损伤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由噪音、耳毒性药物、其它全身性疾病等诸多因素引起,从而使耳朵内毛细胞受损,造成听力下降。
毛细胞损伤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人耳来说,坏死的毛细胞不能自我修复或产生新的再生细胞将其代替,因此,人能自行愈合伤口,但却无法“愈合”听力损失。
发育差异
事实上,人耳无法自我修复坏死的毛细胞,主要源于哺乳类动物与非哺乳类动物之间的发育差异。
非哺乳类动物在毛细胞损伤后可自发地产生功能性毛细胞。
例如↓↓↓
斑马鱼侧壁经耳毒性药物刺激后,其侧壁出现适量神经丘细胞,从而促进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的生长;
鸡的耳蜗经噪音损伤后,可发现基底乳头出现可修复和新生的毛细胞。
但是,哺乳动物的内耳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结构,由盖膜、毛细胞、支持细胞、基膜、连接毛细胞的传入传出神经等成分组成,其中内耳毛细胞负责感受神经冲动,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
人类在胚胎发育阶段,耳及相关听觉器官也随之发育。当细胞停止发育时,所获得的毛细胞数量就是人耳所得到的毛细胞数量。这些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多。
当毛细胞受外界刺激出现损伤后,其不能自发产生新的毛细胞,从而使人耳无法自觉修复听力损失。
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如何解决?
愈合损伤性毛细胞
目前,监管机构还没有批准任何专门治疗听力损失的药物。
但过去的几年,很多**公司和科研机构一直在探寻治疗听力损失的方法。
愈合损伤性毛细胞是解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直接的方法。但除了在动物试验上的应用外,目前还没有能够在人类身上可以用的方法。
选配助听器
针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言,佩戴助听器是一项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听力损失患者被诊断为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应尽早佩戴助听器,避免大脑在长期不接触声音的情况下,逐渐对语言产生不适感,造成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影响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2 03:28 , Processed in 0.04990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