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离校自杀却未被察觉,别让孩子面对压力孤立无援

[复制链接]

帖子
927
威望
0 点
红花
315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向阳。 发表于 2020-11-8 1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媒体报道的高三女生写下13个对不起后离校自杀的消息,令人唏嘘不已。事情发生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中学,17岁的徐某某在事发当天中午,从学校出走长达10个小时,后被发现在镇上老家自杀。对此,平利县纪委牵头出具的调查结果认为,平利县中学执行校园管理有关制度不到位。
  回看事发当天的一些细节,同班同学们知道徐某某下午就缺课了,以为学校已经通知了家长;学校则表示不知道;班主任知道徐某某“不见了”,但“比较忙,忘了”;而家长意识到不对后四次要求进入学校而不得,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联系上班主任……
  显然,如果要给这件事情的教训找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疏忽。相比于家长的焦灼,比如5次拨打班主任电话,学校和班主任的表现,则显得过于淡定和漠视。如果班主任一发现学生缺课,就及时联系家长并向学校反馈,或许就可以及时找到徐某某,避免悲剧发生。
  但万事没有如果,学校的管理漏洞是显而易见的,教训是惨痛的。既然已经找到了明确的漏洞,那么就应及时补上;既然已经理清了责任,那么就应严格追责。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已经无法挽回的教训,变成预防类似事件的经验。
  以上,只是在就事论事地查缺补漏,这些反思是必要的,但却不该是全部。是什么让一个高三学生选择了自杀?这是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报道中的线索很少,只有“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那么,自杀是因为学业的压力大吗?徐某某在出事前,有没有跟家人、班主任或者同学,表露过自己的情绪?她在自杀前为什么留下了13个“对不起”?是因为什么事情向谁说的对不起?这些问题,还有待查实。
  只有搞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了他们的困扰和压力,进而给予疏解。做这些工作的意义,并不只是亡羊补牢,而是要尽可能地保护更多的孩子。
  近年来,此类令人遗憾的事件,并不是个例。前不久,江苏泰州也有一名高二学生跳河自杀;今年8月,陕西旬阳县旬阳中学,也曾发生过类似悲剧。对于这些事件,有关部门很少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并解决,大多还停留在具体的个案处理。
  学业压力大的高中生,尤其是即将迈入高考的高三学生,显然需要更多的额外关照。教育部门和学校,或许应有针对学生的状态观察和心理辅导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疏导问题。而不是等到学生缺课了、不见了,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跳出学校的考勤管理工作,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还有一些无形的漏洞甚至真空地带,也该被重视。很多工作,都是可以不断补充改进的。(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与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8 03:47 , Processed in 0.0589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