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潜山补鞋匠老聂的“换生”记

[复制链接]

帖子
927
威望
0 点
红花
315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向阳。 发表于 2020-11-13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向阳。 于 2020-11-16 14:51 编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之所向,情之所往;而现实却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不如意,有的人选择且听天命;而有的人选择收拾行囊,重新出发,他——聂换生,就是这样一个选择后者的人。
  见到聂大爷时,他正带着一副老花镜,坐在凳子上,腿上围着块黄布,专心致志地给客人补鞋,上胶、缝线、按压,忙碌的双手起满了老茧。没错,聂大爷是一名补鞋匠,“补鞋匠”这个角色带给聂大爷的,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补贴家用,更有在精神上的寄托和慰籍。
图片1.png
  听聂大爷说,他从19岁开始就在生产队里工作,当了3年队长,干了27年会计,任职期间,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是村民的“好帮手”,也是村干的“好助手”,本想着能在村里干上一辈子,却不料50岁的时候,患了场重病,面对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不给组织添乱,他果断选择辞去组里职务,回家养病。
  这场病对于聂大爷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大孩子二十岁,在跟人学手艺,二孩子要读书,小女儿帮家里干农活,全家的经济重担、生活重担一下子都压给了聂大爷的妻子,聂大爷说他每次看到妻子又要忙家里又要忙家外,自己却什么都干不了,内心就不是滋味……在家里休养了两三年,随着病情的慢慢好转,聂大爷琢磨着要找点活干干,回队里是不可能了,自己又干不了重活,只得找点轻松的活儿,街上看到很多补鞋的,于是聂大爷也就从此开启了他的补鞋生涯,当起了补鞋匠,借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活啊,好上手,能挣点钱补贴家用,还能碰到很多人,和他们聊天,我感觉病都好得快些了。”
图片2.png
  正如其名,换生换生,知天命之年,换了种生活,一切从头开始,背上“行囊”,重新出发。
  “聂大爷,从体面的会计到街头补鞋匠,这一前一后角色的转变,您是怎么适应的呢?”我问道,聂大爷笑着说:“一开始下不来面子啊,不好意思上街摆摊,但没办法,人到弯腰树,哪能不弯腰,一家老小总不能光指望老奶奶一个人呐”,话语间透露着些许无奈,“不过,姑娘,我头一天出摊就挣到五块钱,那时候五块钱够买不少鸡蛋了呢”聂师傅又补充道,话语间满是欣喜。或许,这份“首战告捷”给了聂大爷一种激励,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就这样,带着这样一份热情和干劲,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前段时间疫情没办法出摊,可把我给憋坏了,总感觉像缺了点什么似的,疫情稍微好点,我就带着口罩出来上班,早八晚六,有时候当天活多了,还加班哩……”聂师傅说,当被问到累不累时,聂师傅说“当然累啊,风吹日晒,虽然累,一方面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能谋时间,特别是看到一双双经我手补好的鞋子和客人满意的微笑时我就甭提多开心了,只要我身体可以,我就一定还会继续做下去”,坚定且执着,“现在呀,时代在发展,我也时刻琢磨着要创新,根据不同的鞋子性能来补……”说着还从工具箱里给我拿出各种补鞋工具:锤子、起钉、锉、线、刀,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来的老式新式工具,应有尽有。
图片3.png
  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中的箴言有这样一句话“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它盛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在我看来,聂大爷也是这样的一位“演员”,现在的角色是补鞋匠,缝补的是他人之鞋,助他人行路;也“缝补”的是自身之精气神,助己乐观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5 19:52 , Processed in 0.05488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