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究竟能不能吃?30道家常菜测试数据告诉你答案

[复制链接]

帖子
927
威望
0 点
红花
315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向阳。 发表于 2020-12-16 0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网上一则关于
“女子长期食用隔夜菜查出结肠癌”的新闻
让人再次对隔夜菜警惕起来!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33.png
那么,这隔夜菜究竟能不能吃?
会不会致癌?
就让宁波市质检院的科学实验
来告诉你真相吧
  1
  实验目的
  实验开始,将通过两组实验来检测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总数。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41.jpg
  本次实验,选取了市售常见的蔬菜、肉类、蛋类等32种原材料,按照居民饮食和烹饪习惯烹调成30种家常菜。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46.jpg
  然后模拟隔夜菜的放置时间(0小时、6小时后、12小时后、24小时)和放置环境(4℃、25℃),对其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和菌落总数进行了检测,用大数据告诉大家隔夜菜的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实验过程及结果
  亚硝酸盐的含量检测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51.jpg
  实验结果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55.jpg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459.jpg
  备注:
  1)本次实验所用的新鲜原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 mg/kg
  2)本方法亚硝酸盐检出限为1 mg/kg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4℃条件下冷藏储存24小时内的隔夜菜中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不存在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有毒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03.jpg
  但放在25℃环境下保存的隔夜菜,12小时后含有叶菜类的菜肴的亚硝酸盐明显上升,有的甚至超过了GB2762-2017中规定的腌渍蔬菜的20mg/kg的限量指标;放置24小时后的菜肴中,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但含蔬菜的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都明显增高,特别是烹饪过的叶菜类蔬菜,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100mg/kg以上,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食品安全风险,所以,如果要吃隔夜菜,请大家一定要谨记“冷藏储存”。
  菌落总数检测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08.jpg
  实验结果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12.jpg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17.jpg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21.jpg
微信图片_20201216085526.jpg
  从以上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凉拌菜因未经过热加工处理,本身菌落总数较高,相对于烧熟煮透的其他菜品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4℃冰箱保存的隔夜菜微生物增殖较少,25℃保存的隔夜菜微生物在6h后大量增殖。
  3
  实验结论
  回顾整个实验,检测数据给出家常菜在不同储存温度(4℃和25℃)于4个时间点(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变化情况,通过这些我们最想告诉你:
  1、“隔夜菜”的安全性跟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是有关的。相对于常温储存,低温储存的“隔夜菜”,其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总数增加量非常小,因此建议“隔夜菜”需低温储存。
  2、相对于其他类别的 “隔夜菜”, 常温储存的叶菜类“隔夜菜”,其亚硝酸盐含量在放置12小时后增加较快,因此建议叶菜类现做现吃,不宜常温储存。
  3、鉴于凉拌菜受卫生条件影响比较大,因此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在其加工过程要注意餐具和器皿的卫生状况,尽量现做现吃。
  4、建议“隔夜菜”分开低温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尽量选用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
  5、考虑到“隔夜菜”营养价值和口感可能会受影响,应尽量少吃
  6、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隔夜菜”需要食用,请大家尽量采用低温储存,食用前需充分加热。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ID:zxbccn)、宁波市场监管(ID:nbscjg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8 13:00 , Processed in 0.05812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