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潜山旅游“簰老总”金国清 答凤凰安徽记者问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4-24 21: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记者按: 安徽“天柱山下第一漂”白马潭景区,曾被央视推荐为“五颗星漂流”,是“同程中国”网友最受关注景区。 今年四十多岁的潜山“城里人”金国清,6年前入主水吼镇白马潭景区,成立“安徽水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理。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累计投资近亿元建设“风情水吼”白马潭乡村旅游,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获评安徽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安徽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
  “水岸江南”、枕河人家白马潭,是“美在山水之间”的潜山乡村旅游游客集散地。 该公司100多号员工,清一色为城乡居民和农民,金国清也从当年的“城里人”蜕变为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从来没有坐过乡村竹排(簰)渡河漂流的“金总”,成为当地农民群众所熟知的住在河岸的“簰老总”、天柱山潜河旅游漂流的领航人。
  “发现安徽之美——凤凰安徽全媒体天柱行”活动,于4月13日走进潜山县水吼镇白马潭旅游区,同行记者在全国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白马潭-水吼观光园,对金国清进行现场访谈。 以下是金国清答凤凰安徽-卫视记者问(根据记录整理 通讯员 徐海)。
1.jpg
  凤凰安徽-记者:白马潭景区近年在乡村旅游开发投资方面有无大动作?
  金国清(水吼旅游公司总经理):有, 首先是启动了白马潭景区星级旅游接待宾馆的重要建设项目,其次是投资开发建设黑虎瀑游览区。同时,对景区内的游客休闲观光步道进行局部改造和升级,还将推出轮式动力伞低空飞行高端旅游体验性产品,仅此四项,累计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 事实上,近几年来,我们水吼旅游公司白马潭景区的旅游投资,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景区旅游基础硬件设施每年都有新的改善和提升。白马潭星级旅游宾馆总面积3000多平米,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乡村二日游”游客生活住宿问题。
  凤凰安徽-记者问:水吼旅游公司是如何通过景点开发带动村民致富的?
  金国清(水吼旅游公司总经理): 悠悠皖水,美丽潜河,千百年来滋润和养育着潜山人民,衍生出皖西南特色的潜河水运文化,也由此诞生了天柱山下风情古镇“水吼岭” 和枕河人家“白马潭”。 山区自然河流,历来就是村民百姓的运输线; 竹筏航运,是乡村农民水上运输的“大货车”。 而在10年前山区公路运输大幅改善之后,本地农民的竹筏运输业日渐式微,大量农民筏工师傅“洗脚上岸”,只能出门打工,农村留守劳力基本无事可做。
  白马潭景区的旅游开发,就是通过充分利用家门口的河流资源,让传统的“水上运输”起死回生,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换个方式“吃山水”,走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之路。白马潭竹筏漂流,陆续招收近百名农民工培训上岗,农民筏工师傅年人均综合收入,一下子提高到2万元至5万元不等。
  景区依托天柱山,把白马潭建成美丽乡村旅游点,让沿河两岸的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 景区先后三次大幅提高农民旅游筏工师傅的保底工资,鼓励乡村农户围绕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和种养殖业,带动农民群众生产加工和销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旅游小商品,尤其是,景区开发运营以来,本地乡村大量留守劳力和妇女儿童在旅游高峰期,也都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家庭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旅游就业和旅游扶贫的作用,日益明显。
4.jpg
  凤凰安徽-记者:请问白马潭景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是如何做到最优配置的?
  金国清(水吼旅游公司总经理):最初的白马潭旅游漂流,景区面积相对狭小,产品单一,基本是粗放式经营。后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中得以大幅拓展,目前景区总面积扩展为10平方公里,黄金河段的漂流航线延伸为18华里,景区游客接待中心选择在全国首批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水吼观光园”,景区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现建有5个生态停车场,一次性可容纳50辆旅游大巴和上千辆自驾车安全停泊。除竹筏漂流和橡皮艇漂流之外,白马潭还推出有户外拓展、野炊露营、沙滩车、卡停车、马术户外骑乘、轮式动力伞低空飞行,以及徽姑娘农家餐、农家宿等众多旅游产品,成为天柱山大旅游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景区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一年一度的漂流泼水节,是游人品味乡村、感受乡情、重温乡愁的生态胜境。
  水吼镇山水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分散和弱小,只有围绕“大景区”和全域旅游总目标进行优化整合,才能进一步做强做大以攀岩、漂流、跑马和农家乐、农家餐为主的“风情水吼”特色乡村游,使之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3.jpg
  凤凰安徽-记者: 在山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白马潭景区是如何做到商业与生态的平衡的?
  金国清(水吼旅游公司总经理):乡村旅游开发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共赢。白马潭旅游漂流,让乡村成为景点,让山水焕发新姿,让农民透过“山门”看世界,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显著增强。 人们自觉地爱护山水、爱护环境,乡风文明日渐形成。 因为有旅游,农产品就有了广泛的销路,农村富余人员和留守劳力就不用像以前那样“上山砍树偷竹子”,而是围绕家门口的旅游市场和游客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种养殖业。农民坐在家门口,就能安心稳赚“特色钱”,有规模、有效益、有面子地挣大钱。
  农家旅游竹筏,在潜河水上航行漂流,绝不会对水资源造成任何伤害,即便是主办漂流泼水节,也是在指定区域有序进行,让游客泼出去的水,依然回落到“母亲河”的怀抱。 10年来的发展历史表明, 白马潭漂流不仅动态传承了潜河水文化,还涵养了水资源、水生态、水文明、水敬畏和水和谐,实现了商业和生态的最佳平衡,阐释了乡村旅游业是新兴、绿色、富民产业的真谛。 (徐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8:36 , Processed in 0.05789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