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潜山] 潜山马潭:地文流芳远 山川世泽长

[复制链接]

帖子
5333
威望
0 点
红花
8709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6-2 2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5166.JPG
马潭村部(摄影:叶余根)
  在水吼镇西北部,有一个名叫马潭的美丽山村,这里粉墙黛瓦与田园风光相互映衬,山情水意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是一个享有原生态山水美景的绿色乡村和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IMG_0482.jpg
芦苇荡(摄影:徐海)
  马潭,总能勾起人多情的想象。其实,它的得名并非源自白马王子。古时,这里芦苇生长茂盛,每到秋季,芒花飞舞,芦絮飘飞,远近一片苍茫,又因河中多潭,故此地以白芒潭命名。当地人为避“白忙”之讳,加上贯穿村境的天险河水流湍急,浪花飞腾如白马扬鬃,于是更名为白马潭并延续至今。
“万人湿身行动”首发团.jpg
游客接待中心(摄影:徐海)
  沧海横流,时代变迁。当初河岸浩瀚无边的芦苇荡,已消逝于岁月的风尘。然而,今天的马潭村,一河(天险河)一“路”(三国古道)沉淀着历史记忆美,一区(白马潭景区)一园(徐氏宗祠文化园)尽显乡村风情美,一寺(黄公寺)一庵(天仙庵)折射宗教文化美,千百年来,马潭人民在这方灵山秀水间展绘出一幅山水田园锦绣画卷。
4aa19ef9na55c752b2240&690.jpg
绿色田园(摄影:徐海)
  马潭,这一占尽古代皖鄂赣三省交通要津的山村,是西通大别山腹地,东进湖北江西的咽喉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点将古台今何在,一条古道耀古今。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在此饮马天险河,分两路进军湖北阴山。一夜之间,曹军在天险河畔斩荆劈陡,踩踏出一条临时行道,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上演出“风雪大别山”的红色传奇。置身其间,耳畔仿佛回荡着经幡猎猎,战马嘶鸣之声。
1-110FG40910256.jpg
天仙河(来源:网络)
  天仙河,潜河的上游,与天柱山后山的皖河在怀宁县交汇成安徽母亲河皖水,曾是潜山岳西两县主要水运航道,坐拥地利的马潭村商贸繁荣,村前码头,竹筏如织,商人云集,临河曾建有茶亭、老街,供人歇脚和商品交易。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这条百年古航道渐趋冷落,而今,马潭村以蓬勃兴起的水上漂流业对昔日的繁华进行新的诠释。
060920207.jpg
电视剧《天仙配》(来源:网络)
  立足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乡村田园风光,马潭旅游业方兴未艾,风生水起,境内白马潭景区跻身国家4A景区,相继荣获央视5套“旅游风向标”栏目5颗星漂流推荐、华东地区“十大最刺激最浪漫最受欢迎的漂流景点”、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户外运动基地等荣誉称号。马潭村以全国首创的逆顺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电视剧《天仙配》曾在此取景拍摄,主人翁董永的祖居地董家湾因此搬上银屏。
1-150416160K4450.jpg
白马潭竹筏漂流(来源:网络)
  古人对环境的追求往往讲究上风上水,究竟哪里是皖西南地区的上风上水?背依皖山、前傍皖水、山环水抱、聚气藏风的马潭当之无愧。“青瓦流古韵,白墙忆耕读。”一座座以“粉墙、黛瓦、圆柱、宽窗”为特色的“新皖派”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座座老房古屋交错于山岭河畔,一座座蕴含着宗族文化,弘扬祖德,崇文尚学的祠堂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融入鲜活灵动的古朴生活。
psb.jpg
徐氏宗祠(摄影:徐海)
  位于水马公路一侧的徐氏宗祠,由徐氏宗亲捐建而成,徐氏宗族,源远流长,皖西南地区徐姓上溯元末明初,至今传承20世逾越近千载,后裔达10余万。祠堂依山而建,三进七开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从选址到竣工,共历时六年。无论是规划布局、立面造型,还是建筑构造、砖木纹饰,都别具匠心,前门厅、中厅和神堂内有匾额23块,楹联11幅,宫灯24盏,展示出一个宗族的演变历史,已成为水吼风情小镇一处新景观、马潭生态乡村一道风景线,堪称风情小镇和美好乡村地标性建筑,已申报省级文化园。
201301241527482316.jpg
王亭公祠(来源:世界王氏网)
  马潭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建于清同治年间并成为“红色会馆”的王亭公祠古色古香,潜山革命的星火在此燎原,有史可鉴。1930年,潜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石河区农会在这里策划了“梅寨暴动”,1936年至1942年期间,一些抗日救亡、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为培养爱国人才,以讲习所的形式在这里创办“潜山师范”和“东南中学”,期间因时局变化需要,对建筑原貌进行局部改动,1997年,王氏宗族对其进行修缮,主建筑采取木质结构,白墙灰瓦配以马头墙,恢复其皖西南地区的民居特色。
1.jpg
天仙庵(来源:网络)
  上承天地之灵气,下接佛道之法缘。马潭村佛道两教曾经香火旺盛。天仙庵,建于清乾隆33年,传说神仙常在此集会,传经布道,讲经说法,观赏无边风景,“天仙庵”因此得名。庵虽不大,却远近闻名,上个世纪50年代名噪一时,后来毁于“文革”,人去庵空。天仙庵山势险峻,常年云雾氤氲,空气温湿,地质和气候条件独特,1970年,马潭人徐礼智成功开发出一座绿色茶园,并精心设计制作出“天柱剑毫”、“天柱弦月”、“天柱云雾”及独家创新的皖西南地区名茶“天仙庵碧螺春”品牌和“瘪嘴佬”系列名茶包装礼盒,畅销江淮乃至全国,广受消费者青睐。有人作诗赞曰: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瘪嘴如山壑,吞云吐雾香。碧螺白马潭,弦月天仙庵。剑毫沁心脾,翠绿溢芬芳。
psb (3).jpg
黄公禅寺(摄影:安庆卒子)
  与其说天仙庵见证了马潭的道缘,那么黄公寺则进一步佐证了马潭是一处适合清修精进的幽境。“碧空崖上悬古寺,白云堆里响禅钟。”黄公寺,兴于明代,是了凡的道场。了凡即明代江南文化名士袁了凡,著有《了凡四训》。晚清以来在民间有一书一训之说,一书即《曾国藩家书》,一训即《了凡四训》,分别流行于军政商企和佛教信徒中。曾国藩本人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_DSC5895.jpg
青山绿水(摄影:徐海)
  马潭,山村美如画,韵在无言中。马潭,美在青山绿水间,韵在深厚文化积淀里。近些年来,马潭村实施“旅游兴村、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围绕旅游发展观光农业、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进马潭村,蓝天映衬,满目葱茏,这里的环境日益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处处是景点,处处好环境”的美好局面。青山秀水兼容,自然人文并蓄,古韵今风交融的美好乡村与幸福家园让人心驰神往。(文/陈兴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11-1 08:18 , Processed in 0.05050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