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党旗高扬抗洪前线 — 全县党员干部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复制链接]

帖子
5350
威望
0 点
红花
8805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7-2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30日17时至7月2日8时,潜山县普降暴雨,最大降水量在源潭双峰村为384.5mm,是本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水过程;11个乡镇超250mm,3个乡镇超300mm。受强降雨影响,潜山县水情汛情超历史极值,全县有自动观测站的21座水库均超汛限水位,75座水库溢洪;潜水最高水位达29.04米,皖水余井站水位33.97米,大沙河水位45.78米,长河水位20.9米,其中皖水下游水位超2005年最高洪水位。
  强降雨导致我县受灾十分严重。水利方面,因上游强降雨加太湖花亭湖水库放水托底,导致皖水油坝乡境内出现2处漫堤和7处背水坡管涌渗漏险情,其中唐埠段部分堤段漫顶正在全力抢险,油坝乡桑树村胜利组堤坝漫顶溃破。同时,皖水梅城河湾村境内出现险情;潜水王河镇仪长管道施工处出现堤防滑坡等险情。交通方面,境内G105国道割肚黄土境内6处塌方,S361省道,S209省道4处塌方,县道X013徐龙线有30多处塌方,交通多处中断。供电方面,强降雨先后导致五庙、塔畈、槎水等乡镇大面积停电。通讯方面,龙潭至槎水段光缆被冲断。
  面对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潜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根据雨情发展情况,分别于1日2时、1日7时、1日18时启动防汛四级、三级、二级应急响应。全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把抗洪抢险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灾情就是责任,领导干部主动站在抗洪救灾最前线,带头深入灾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7月1日,县委主要领导到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督查指导防汛工作,并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1日当夜至2日,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坐镇防汛指挥部,召集水利、气象、交通等部门成员紧急磋商,研判汛情,及时调度指挥;县委书记带头,县处级领导干部带队分别赶赴乡镇一线,与各乡镇负责同志指导协调抗洪救灾;县直机关和乡镇党员干部夜间全部到各自责任河段,上堤值守。一夜无眠,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向党的生日交了一份特殊的答卷。
  ——基层组织筑起堡垒。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党组织和单位闻“汛”而动,县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发布红色预警;防汛办通过短信平台,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和紧急工作通知;16个乡镇全体干部连夜驻乡进村,紧急转移群众;国土、水利部门成立工作小组,蹲点落实塘库、地质灾害点安全防范;县人武部、消防队、武警中队24小时待命,连夜奋战在抢险救人一线;交通部门及时安排防汛抢险车辆、人员,抢修中断线路;供电部门立即启动灾害天气预警,加强电网运行监控调整,确保电网安全;天柱山景区紧急抢修塌方,塌方,临时关闭景区,力保道路畅通及游客安全……截止7月2日4时,我县共转移受威胁人口5183户、14901人,其中针对油坝乡突发险情,紧急转移人口3653户、11120人,基本实现“应转尽转”。
  ——广大党员挺起脊梁。灾情就是冲锋号,广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挺身而出。针对各地出现道路水毁、人员被困、堤坝决口等险情,迅速组织人员力量,开展应急抢险。堤坝抢险方面,针对1日夜11时油坝乡唐埠村、桑树村大水漫堤,县防指紧急从县执法局抽调50人、住建局抽调30人、公安特警50人、黄铺镇40人、余井镇20人,请求市支援水利武警75人,通宵保堤护堤。人员解困方面,县人武部官兵及消防大队先后到源潭光辉村、湖田村罗屋组、梅城镇河湾村营救被洪水围困人员20余人,源潭镇成功营救棋盘居委会张圩组被困38人。其中县消防官兵一行7人在成功抢救湖田村罗屋组5人返回途中,道路水淹较深,导致车辆被冲下路面遇险,经当地群众救援,幸无人伤亡。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取消双休日,应急抢险队伍集结待命,并根据应急预案二级响应要求,成立综合协调、抢险救灾、工程技术、物资调运、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纪律监督7个工作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形成大防汛应急机制,全力投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人员上堤巡查,县内皖水、潜水、长河、大沙河四条大河沿线乡镇及相关包保责任单位立即上堤开展巡查防守。(储北平 吴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1 08:57 , Processed in 0.0469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