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弹腔及传承人宋晓琴(高清组图)

[复制链接]

帖子
5349
威望
0 点
红花
8799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5-6-10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职业性班社甚多,其中“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乐堂”等长年出演。凭借长江水路优势,上达四川重庆,下到南京苏浙,并与这些地区的文化艺术广泛交流,弹腔有了“徽调”之称,班社亦随之称为“徽班”。乾隆五十五年,京城调集民间班社进京,徽班也相继进京,并在京城渐而形成“四大徽班”即“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各自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占据京城舞台,并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弹腔被称为京剧的母体艺术,为京剧大师程长庚打下了丰厚的艺术底蕴,程长庚被誉为“京剧鼻祖”、“徽班领袖”。四大徽班流寓京都以后潜山本土艺人依然保留着自然特色,使弹腔这一生态艺术得以延续。
08竹海.jpg
宋晓琴在演出
  宋晓琴,女,家住五庙乡程冲村许家坂,1962年出生,现年49年。幼小在娘家喜爱戏剧,常常随本屋戏班分出演出黄梅戏,曾受到原水吼文化站和观众的好评。
02通天瀑.jpg
潜山弹腔传承人宋晓琴正在练习表演
  21岁出嫁到许家坂后,受许家坂弹腔戏剧的艺术渲染,从小喜爱黄梅戏的她,又爱上弹腔戏,于是她虚心向老一辈请教学习,利用锅前锅后,田头地间的歇息时间用心练唱。在祖父许忠育和弹腔传承人许晓初等老一辈的精心指导下,她久唱不厌,百炼不烦,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前辈艺人的认可,多次登台演出。先后在潜山县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2009年参加天柱山登山节开幕式演出,2010年又到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演出。得到了领导的好评,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从此树立了业余从事弹腔艺术的信心。(芮刘斌 涂晓华
03.jpg
潜山弹腔传承人宋晓琴正在练习表演
04.jpg
潜山弹腔传承人宋晓琴 探讨弹腔唱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30
威望
10 点
红花
561 枚

云中鹤 发表于 2015-6-11 17: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弹腔选段上传听听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49
威望
0 点
红花
8799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楼主| 潜山网 发表于 2015-6-11 1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鹤 发表于 2015-6-11 17:04
要是有弹腔选段上传听听就好了!

建议很好,明天找一段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30
威望
10 点
红花
561 枚

云中鹤 发表于 2015-6-12 0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山网 发表于 2015-6-11 19:56
建议很好,明天找一段发上来。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3 15:06 , Processed in 0.05427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