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潜山县某贫困村的一位村委老书记,今年已年近七旬,家里有一位因食道癌做过手术的老伴,为了生计,这两年又干起了扯面条的活儿。 这种传统的纯手工扯的面条,长度在2米左右,在当下鲜见,吃起来很有劲道。扯面条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首先是兑水和面粉,老书记告诉我说:“凌晨一点钟就要起床和面,和面时一定要掌握好水和面粉的比例,否则面条吃起来就不怎么劲道”。老书记一边和我说一边娴熟的在一只大缸里和着面粉。 面粉和好后,就要将它倒在一个长条桌上,然后用特定的工具在长条桌上将和好的面压平。由于老书记年岁已长,老伴身体虚弱,每次将面粉抬上桌十分不便,只能求助邻居和过路人,我去访问的那天,在倒面时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帮忙倒的,小编在这里要感谢你,因为你继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老书记将压平的面切割成长达几十米的圆柱状,其间会在上面撒上些许面粉。第二天早上4、5点钟,老书记就要对这切割好的面进行进一步的手工处理,那就是将这根粗长的圆柱状的面处理成细长的圆柱状的面,然后将它们缠在两根粽叶杆上,似梯子状,此时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 一段时间后,老书记将这些半成品的面条上架,拉扯成2米左右的面条,此时的面条虽以成型,但还要经过数小时的日照,才能成为大家口中劲道的面条。 这种面条的制作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它的制作过程非常辛苦,做面条的人不仅要细心还要有耐心。在城里,应该很难吃上这种精心制作的面条,小编希望老书记这样精湛的扯面条的技艺能有人传承下去,传承每一道制作工序,这也算的上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潜山网原创 禁止转载 作者:火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