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海外华裔缅怀抗日先祖的16年寻亲之路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3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8-30 16: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曾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动员令。70年后,当人们再次听到这首歌曲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无数先烈赴汤蹈火的悲壮场面,内心升腾起无限的敬仰之情。十几天前,一位移居澳大利亚的华裔就因为这首《黄河大合唱》,再一次拾起了缅怀抗日先祖的寻亲念想,并借助互联网如愿找到了远在安徽宿松的叔父汪长祥老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地华人以各种方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民族英烈。8月15日这天,中国歌剧舞剧院和澳大利亚黄河歌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移居澳大利亚20年的华裔汪晓波同丈夫一起观看了这场演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王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台上台下,热血沸腾,掌声雷动,观众和演员同声歌唱。
  汪晓波的父亲汪长凤土生土长在安徽省宿松县,1954年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工作,从此在山西成家立业。后来,成为山西省出色的建筑专家,并出版了建筑学专著。受父亲影响,汪晓波高考时选择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和丈夫潘继平都被分配到山西矿业学院工作。1995年,潘继平考上悉尼大学博士。随后,她和女儿移居悉尼。现在她和丈夫都在悉尼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
  1999年,她父亲汪长凤在山西太原病故。临终前,父亲拉着她的手说:“你爷爷汪庆豪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那时,他在国民党队伍里担任营长之职,日军进犯安徽宿松后,他坚持抗日,不当汉奸,在宿松县长河里与日本鬼子打起了游击战,使日军在宿松无法立足。”“你在国外,不要忘记报效祖国,你爷爷的事情,你二叔汪长祥知道不少,他是个文化人,你要设法找到他,把爷爷抗战的资料收集起来,教育、警示后人。”
  回到悉尼后,汪晓波立即按照父亲提供的地址,写了一封长信给叔父汪长祥,却久久没有收到回信。后来,她又接连写了几封,但都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她试图通过电话联系宿松县当地的有关单位,但仍无进展,寻亲的念头暂时搁置了。
  观看《黄河大合唱》回来之后,汪晓波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萦绕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一天晚上,汪晓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如果联系上二叔,那就好了。”这时,她灵机一动,也许通过网上搜寻汪长祥的名字可以找到他。果不其然,今年7月20日发表在互联网上的一篇《跟着恩师访先贤》的文章,上面就写到了她的叔父汪长祥。她通过继续搜索这篇文章,找到了一个发表该文章的博客。随即,她通过博客上公布的电话号码与博主取得了联系,在博主的帮助下,8月26日下午,她终于与未曾谋面的叔父汪长祥取得了联系。
  “您好!二叔!我是您的侄女晓波。”“晓波啊!我找你找得好苦啊!你现在在哪里呀?”“我在澳大利亚……”“我已经把你爷爷的抗战资料整理出来了。”“太好了!太好了!以后我就可以完整地把爷爷的抗战故事讲给在海外长大的孩子们听,讲给我身边的华人朋友们听。”
  据了解,汪晓波的叔父汪长祥,已85岁高龄,1990年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后,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以及古体诗创作工作,现年56岁的汪晓波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没有到过宿松老家。
  在电话中,汪晓波告诉叔父,她准备明年清明节专程回一趟宿松,上坟祭奠去世60多年的爷爷。
  当地一位耄耋老人哽咽着说,“她这是对亲人的祭奠,也是对抗日英雄的缅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3 09:06 , Processed in 0.06230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