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1329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56253 枚
|
自1938年6月17日至1943年4月7日,潜山县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于1938年6月、1940年10月、1942年12月与1943年4月先后四次占领过潜山县城。
侵略潜山期间,日军烧毁大量村庄,大肆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杀害百姓。据调查,自1938年6月至1945年,潜山县人口伤亡59057人,财产损失450万元(当时法币)。
日军的侵略行为,激起我军民无比愤慨,奋勇自卫反击。1938年全县兴起参军热潮,县内组建多支游击队加入新四军,有影响的如: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18连,新四军第四支队直属游击大队,汪祖肇抗日游击队等,他们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很多同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正面战场上,在潜山县境内的国民政府军133师、176师、138师、41师、48师、199师分别参加了战斗。有规模有影响的战斗有6次,分别为1938年的横山之战、潜水阻击战、牌楼战斗、收复潜山县战斗,1940年10月的收复潜山县城之战,1943年的长胜关战斗。
血染横山岭
潜山县城是大别山的外围重镇,也是当年省会安庆的屏障。日军认为,只有控制潜山,方可确保夺取武汉而无后顾之忧。因此,横山岭战斗也就是武汉保卫战的外围战。
民国27年(1938)6月14日,蒋介石致电李宗仁令国民革命军27集团军司令长官杨森率主力死守上、下石牌及潜山待援。
此前,杨森命所属的133师在源潭棋盘的横山岭摆开杀敌的战场,发动军民上万人挖战壕,筑工事,战线从横山岭东边到枫树岭,绵延15华里,准备迎击进犯的日军,并安排所在地周围的老百姓全部转移到黄柏山区。作战指挥部设在枫树岭前线。
6月15日清晨,日本侵略军坂井支队气势汹汹地从安庆直奔横山岭附近的黄鹤塘,国军将士斗志昂扬,严阵以待。阻击战打响后,3架日本飞机在空中对阵地轮番轰炸,国军虽有伤亡,但并不气馁,反而越战越勇,激战了4个多小时,日军一个机械化师久攻不下,伤亡数百,没敢前进一步。不料,酣战之际,中午12时左右,狡猾的日军从万人岭抓到一个由怀宁来的雷姓手艺人,威逼其引后路从万人岭经松茂冲、时思寺到老岭头高楼一带,悄悄从国军背后突然袭击,国军猝不及防,腹背受敌,弹尽粮绝,两军短兵相接,开展肉搏,杀得昏天黑地,战斗持续两天,守军133师伤亡惨重,两千官兵壮烈牺牲,横山岭失守,日军直逼梅城。
3个月后,鬼子退守安庆,逃难的百姓重返家园,只见战场上尸骨遍野,百姓无不潸然泪下。为悼念在这场保卫战中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将士,由当地的联保主任徐纯青主持,在棋盘横山岭徐家享堂召开追悼大会,近千民众自发赶来参加,会场气氛肃穆悲壮。会场中央,悬挂着两副由当地很有名望的绅士徐权武撰写的挽联,十分醒目:
棋盘开战局,黄鹤杳忠魂。
世界亦棋盘,五千年中原角逐,黩武穷兵,胜负总无常,结局依然归正统;
军民同骨肉,顷刻间顽寇环攻,突围陷阵,牺牲全卫国,悼亡能不等亲丧。
梅城保卫战
据新编《潜山县志》记载,民国27年(1938)6月15日,日本侵略军沿安合路直下,到了高河埠即兵分两路,一路从育儿村叶家店前往余家井,一路由公岭往小市港,形成合围之势,意在攻占潜山县城。
当时在潜山驻防的是国民革命军21军146师和147师,约万余人,依据有利地形,当日军行至老岭头时,便集中火力伏击来犯者,一举击毙敌人数百名。这时,潜山境内普降大雨,皖河水位猛涨,日军于6月17日开始占领余家井以东一带。6月18日拂晓,日军用橡皮船和竹筏,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强渡皖河,国军则居高临下,在对岸山上集中火力阻击过河来犯之敌,从凌晨直至傍晚,日军被击毙落水及受伤者达千余人。
6月19日,国军陆续向山区转移,日军分两路,一支向太湖,一支向王家牌楼(今属黄铺镇)尾追。由于国军对地形熟悉,行动迅速,日军未能追赶上,只是在沿途抢掠一番后,仓皇缩进县城。这时,日军缺乏粮食,补给成了问题,他们便从潜山出发,到黄泥港、王河拦截国军的运粮船队,掳掠大米400余包、砂糖30多包、食盐200余担。日军占领梅城后,一把火烧毁西河两岸附近村庄的大片房屋,丧心病狂地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杀害儿童。老百姓闻讯后,纷纷“跑鬼子反”,躲进水吼岭、天柱山等深山老林里。
6月19日夜,日军组织强大兵力进攻上、下石牌,国民革命军176师予以重创。此时日军陆续把兵力集结到潜山附近休整,准备进攻武汉。时逢大别山区蚊蝇孳生,日军军营内疟疾流行,不少鬼子染病,战斗力减弱。7月26日,日军坂井支队进攻太湖,国民革命军48军与敌激战两天,击毙日军千余人。
捐躯长胜关
民国31年(1942)农历十二月初一,日军一小股可能是失散的士兵,鬼鬼祟祟地由水吼岭沿大山脚骚扰,准备穿过长胜关卡子经王家牌楼、野人寨归队。驻守在长胜关外的陈家老屋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挺进纵队郝文波部的一个班发现敌情,当场击毙走在前面的两名日军。日军发现有火力阻击,仗着武器的精良,立即调整队形,分三路向山下射击,郝部战士也不示弱,个个勇猛还击,阻击日军半个时辰,后因寡不敌众,郝部副班长等6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剩下的士兵只得边打边向西侧深山里撤退。日军不熟悉地形,加之情况突然,不敢恋战,也只好仓皇逃窜。
战后,当地群众随即将阵亡的国军6名烈士的遗体收殓,葬于长胜关亭子凸下的大湾顶,建墓立碑,上面写着:抗日阵亡六君子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