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小时印象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6-1 1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曲辕犁 于 2020-6-1 11:57 编辑
      小时印象
      文图/ 胡睿
  私以为能把美食文化写出灵魂的唯有中国作家,汪曾祺又当属其中之最,极善于把握柴米油盐间的烟火人情,捕捉锅碗瓢盆间的人间趣事。
  我曾极度迷恋他的文章,尤其爱看他谈吃,偏不是八珍玉食,饕餮盛宴,却总能用三言两语将最地道朴素的美食写活了,高邮咸鸭蛋、槐花饭、火炭杨梅、镇江肴蹄……深夜读来令人垂涎难眠。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应该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因汪老这句话,多年来工作之余所到之处我必定是要去寻当地特色美食的,而我也总遗憾着汪老没有见过、品过过我家乡的小食,否则以他的才华定能将它们为更多人所知。
  我老家就在安徽天柱山下一个名为万涧的小村,雨水洗礼后的万涧村,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零星几户人家门前支了圆桌竹椅,一壶毛峰,一碟米糕,一小碗腌豆角,邻里隔着数十米便唠嗑了起来,雨后蝉鸣声声,岁月静好。
  幼时在村里和伙伴最期盼的便是过节。每逢节日家中长辈定会起锅开灶,在头天备好过节的吃食,便是家里来客人了,也要用小吃撑撑门面。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27.jpg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20.jpg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335.jpg
  安徽山区里常见的地道小吃,米糕、毛香粑粑、腌豆角、萝卜干等,其中又属毛香粑粑和米糕受众最广。
  日头足时在门口石凹槽里锤好绿油油的鼠麴草,掺着炒碎腊肉和进面粉里,再掐起青团子揉一揉,捏一捏,灶膛里生好了火,上蒸笼侯个一时半刻便成了毛香粑粑,扁圆黏软,翡翠似的晶莹剔透,低矮潮湿的厨房里洋溢着一股霸道惑人的香气,引得孩子们小地鼠似的趴在灶沿拱着鼻子使劲嗅着。
  毛香粑粑香且如此,但在米糕上场之后可谓“六宫粉黛无颜色”了。它的原料简单,不过是普通的大米,可制作工序较毛香粑来说就略为繁杂了,泡米、磨米浆、发酵、蒸制、冷却……每一个细节都要注重到,几乎要耗费一整天。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06.jpg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12.jpg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23.jpg
  米糕在口味上自由度高,可选择于蒸熟前在表面撒上葡萄干、蔓越莓或桂花,糕点的醇厚滋味混杂着果干花瓣的清香,可谓锦上添花。出笼后的米糕色相极佳,糕身洁白细腻,没有一丝杂质,白玉似的玲珑柔润,点缀着果脯花干,口感软绵筋道,爽口弹牙,大人们一个不注意,孩子们就要流着哈喇上手去够那香喷喷的糕点了。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357.jpg
  米糕硬是凭实力霸道地在糕点界一众莺莺燕燕中杀出重围,跻身“网红食品”,不仅如此,因其加入了酒酿,非但入口清甜,还有健脾养胃之效,如此说来,常吃米糕也算得是食补了罢。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16.jpg
  儿时一起上树撩鸟,下河捉鱼的伙伴们长大后境遇各不相同,我在青年时便早早的背上行囊去往他乡。离家多远都不会忘记故乡,因为家人总不会忘记给远方的我们寄去那些熟悉的小食。
  久而久之,这些不但是食物,还是一根亲情的纽带,它的两头连接着我们和家乡。还在遗憾米糕“酒香奈何巷子深”时,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小便有主意的堂姐干了件出人意料的事,她用多年的积蓄在合肥开了一间米糕铺子,将特产带出了大山,对此乡人们自然是喜闻乐见,无不希望自己家乡的宝贝为更多人所喜爱。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343.jpg
  堂姐兢兢业业的用最地道的手法跨过青山和绿水将大山里的美味带给城里的人们。为不错过上班族的上班高峰期,她天不亮就拉开卷门,摆上厨具和头天晚上备好的食材开始营业,堂姐用心的去做着这样一份她热爱的事业,她相信,用心是看得见的。
  乡人的诚实淳朴和对米糕品质严格的把关使得店铺口碑颇佳,现做现卖的模式也干净卫生。米糕受众颇广,是老人小孩年轻人都合适的食物,常有人预订堂姐家的米糕作为送亲朋好友的礼品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352.jpg
  我常跟同事提起家乡的米糕,他们早有耳闻,初闻堂姐的米糕店开在了合肥,大家伙本只是给面子的去捧场,尝过了味儿纷纷称绝,均成了常客,并自发在熟人间为小店做宣传。
  除此之外,家乡小吃种类何止米糕,在客源稳定的情况下堂姐认为应该趁热打铁,她对于小店未来的规划是将它开成一个以米糕为主,以家乡特色美食如毛香粑粑,酱腌,锅巴,炒米等皖南特色手工产品为辅的乡村特色美食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把食物作为家乡的缩影呈现给大众。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402.jpg
  关于开店创业,有人是为了养家糊口,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难得真有人是为了情怀。我艳羡堂姐把生活过成了她最初想象的模样,却又缺乏她为达目的一往无前的韧劲。谁都有情怀,无奈败给了生活。
  希望这篇拙作能令偶然注意到它的读者了解到还有这样一间以梦为砖的小店,为它注入生命,焕发生机,就是我所能尽的一份微薄的力量了。
  (潜山网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图片_20200527113347.jpg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2 03:11 , Processed in 0.05268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