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小伙潘曜是雪龙号最年轻科考队员

[复制链接]

帖子
11224
威望
0 点
红花
5605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11-10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7日,随着汽笛响起,“雪龙”号破冰船驶离上海港口,开始为期半年的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之行。在科考队员当中,有一名来自安庆潜山的23岁小伙,目前正在太原理工大学读研二,他是此次南极考察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作为最年轻队员,将登南极最高点
  出生于1992年的潘曜,是安庆潜山县人,今年23岁,目前正在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研究生二年级,他是此次南极考察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今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窦银科教授带领的极地监测技术课题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项目“中山站至昆仑站冰盖浅层结构与表面形态监测”,获得国家海洋局的批准;8月,课题组选派的两名预选队员在西藏经过高原适应性训练等环节的选拔后,潘曜最终被确定为正式考察队员。
  太原理工大在此次南极考察中将主要针对南极中山站至昆仑站的冰盖展开立体式监测。潘曜将携带5套“冰物质平衡监测站及远程监测系统”、1套冰盖表面特征监测系统、2套冰川移动监测系统,对冰盖表面10米深的表层 进行降雪累积量、冰川漂移等综合监测,以及冰雷达对中山站至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
  此次考察中,潘曜于11月7日出发,12月初到达中山站,12月中旬出发去昆仑站,将随内陆考察队深入离中山站1300公里的南极最高点昆仑站,沿途需经过约40天的雪地车生活、约20天的昆仑站考察活动,并安装携带的全部考察仪器。
  预计潘曜将于明年4月13日返回,全程共计159天,来去的路程将近一个半月,内陆行程两个月,在中山站将近一个半月。
  三年前坚持跑步,60人中脱颖而出
  什么样的人能承担极地科考任务?没有吃过多少苦的“90后”潘曜,是怎样走上南极之旅的?
  “我以前真没有想到自己能参加南极科考,直到今年4月机会降临了。”谈到之前的准备,潘曜觉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大四开始,他三年来每天都坚持跑步,在400米的跑道上跑上10圈。除了身体上的准备,在知识层面,因为师从极地科考老前辈窦银科教授,他也做好了必需的储备。
  机会来了,还要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严格的选拔测试成为潘曜要面对的一次重大考验。潘曜说,选拔测试在西藏,他最难忘的就是一次爬山测试,海拔5000多米高的山,从早晨6点多出发,到了下午3点多返回,这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还好我坚持下来了,随队队医会适时对每个队员身体情况进行监控,我的身体指标过关”。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因为当时随队测试的有60人,最后我通过了选拔。”对于即将到来的南极之旅,潘曜很清楚要面对的困难。不过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对于这些已知的困难,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父亲很自豪,送给儿子三点希望
  潘曜出生于潜山县一个教师家庭,爸爸是一名小学校长,妈妈是中学老师,他是家中独子。谈起儿子,潘曜的父亲潘绪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潘曜最大的优点是他不服输的精神,他在读书的时候,他自我加压,自己有一套学习方法。除了学习,他一直注重体能方面的提高,特别爱好篮球,擅长跑步,就是高三的时候晚上回家10点11点,仍然不忘在地上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一直坚持到现在。”潘绪政告诉记者,执行南极艰巨艰苦的任务,也是比较尖端的一项技术,他希望儿子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保重身体,因为远在他乡,条件是那么恶劣,要把身体保护好;第二要注意平安;第三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次科考的任务。
  记者获悉,本次考察队由277名队员组成,计划乘坐“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经澳大利亚到达中山站、长城站,在智利补给后,经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到达澳大利亚凯西站,然后再次到达中山站。在完成预定任务后,经澳大利亚回国,总航程约3万海里。(刘海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0 16:27 , Processed in 0.05352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