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彩虹竟是“双头饮水怪”? ——新石器时代玉璜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9-7 14: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8374150432013_new.jpg
新石器时代玉璜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读过小学的朋友都知道,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然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如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将风雨喻为挫折,而彩虹则被喻为经历过挫折的成功。
  关于彩虹的美好传说,是有历史传承的。在希腊神话中,彩虹成为一位名叫伊里斯的女神,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使者,可以风的速度从世界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在北欧神话中,彩虹桥连接众神的领域和人类居所;在印度神话中,彩虹是雷电神“因陀罗”的弓……
  在我们中国,彩虹也曾同女娲补天的神话联系起来:女娲娘娘用什么补天的?五彩石嘛!你再看这彩虹的颜色,很明显,五彩石的颜色嘛!有理有据,让人无法辩驳。
  如果您认为这个神话便是我们的祖先对彩虹唯一的传说,那您就太小瞧咱们中国人的想象力了。
  甲骨文中的“虹”就十分形象生动地转述了另一种传说:他们将彩虹视为一条首尾都有头的拱形动物。啧啧,首尾都有头的拱形动物,双头龙,抑或是双头蛇?就问您怕不怕!
  既然是动物,那就是活的。既然是活的,它就总得干点什么。传说中,活着的“虹”是会吸水的,即所谓的“虹饮”。
  不仅是创作甲骨文的人们这么认为,在后世的正史中也有这类记载,诸如《汉书·燕王旦传》中就提到:“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水泉竭。”这彩虹一口闷光了一口井,真是一个海量的“双头饮水怪”!
  《梦溪笔谈》也说“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您看,这传说到了宋代生命力依然很强,就连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沈括都信了。当然,也有不信的,宋代大儒朱熹就提出“虹……亦是日色射散雨气”,这就很接近如今的科学解释了。
  言归正传,这位“双头饮水怪”和本文物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本文物是一件玉器,不妨看看玉石的研究和鉴赏方面建树颇深的当代古器学专家那志良先生的看法吧。那志良先生认为“璜之形,是模仿‘虹’的。古人对于天上种种形象,感觉兴趣……雨过天晴,彩虹又出来了,五光十色,更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用玉或石,模仿彩虹之形,这便是‘璜’”。
  不错,本文物就是一件玉璜。显然,用文字图形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天气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古人的表达欲了,他们还要用手工做出来!
  后来,玉璜又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一道,称为古人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这在《周礼·春秋·大宗伯》有记载:“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当然,作为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璜,本文物的美,主要表现方式是四个字:“素面朝天”,就是这么朴素,就是这么天然美!当然,在纹饰的精美程度上,老夫肯定比不了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俊俏后生”。不过,您要知道,老夫已经5000多岁了!考虑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那些个仅容一根针穿过的钻孔,也足够令人赞叹了吧!
  专家说文物:“黄家堰遗址位于望江县长岭镇黄家堰村境内,于1989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会同望江县博物馆,于1997对黄家堰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当时除出土一批陶、石器外,还出土了大量质地精良,制作精美的玉璜、玦、环、管等玉饰器。”望江县博物馆馆长朱强介绍说,这些玉饰器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装饰美化作用和审美情趣,而且还很可能具有一种特殊信息功能,象征着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和财富。
  据介绍,从发现的玉饰器磨光和钻孔技术来看,其制作工艺己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生动有力地展示了辉煌灿烂的我国远古文明。
  (来源:安庆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张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7 03:19 , Processed in 0.05084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