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央媒看潜】安徽潜山:葡萄产业新模式夯实脱贫致富路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10-12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02337658837129.jpg
汪泽红在葡萄园里培育新品种
1602337658199782.jpg
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仙驾村的葡萄示范基地 摄影:程谟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程谟、李娴):十一黄金周,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仙驾村的中红农业脱贫示范基地里人头攒动,不同品种的葡萄像串串宝石挂满藤蔓,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兴高采烈地在园内采摘品尝。
  近年来,痘姆乡完善精准扶贫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于2016年底引进安徽中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仙驾葡萄园,积极探索葡萄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集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游乐观光园,广泛带动当地群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小小的葡萄果已经成为痘姆乡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提到公司负责人汪泽红,远近的村民们都会伸出大拇指,这个瘦高的80后姑娘当初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岗位,响应号召返乡,立志通过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创业三年多来,她每天四点多起床,从早到晚扎在园子里。更令人佩服的是她的钻研精神,为了种出“好葡萄,不一样的葡萄”,汪泽红遍读相关书籍,四处学习考察。2017年记者首次到访葡萄园时,望着刚刚起步的事业,她曾对记者说:“(种葡萄)我也不会,但是我比较固执,比如说我要学个东西,学种植,不(到)摸索得完全熟练了我也不放手,一定得把它搞得明明白白的。”
1602337658559408.jpg
深受游客喜爱的蓝莓葡萄 摄影:程谟
1602337659599366.jpg
为保证葡萄的绿色无污染,园内铺上了费时又费力的除草地膜,下足了腐熟农家肥 摄影:程谟
  通过学习和思考,汪泽红坚持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打造精品农产品之路:每串葡萄都要套上环保纸袋,每座大棚都要挂防虫网。为保证葡萄的绿色无污染,园内还铺上了费时又费力的除草地膜,下足了腐熟农家肥。“很多人议论啊,搞那么臭的东西,搞有机肥搞那么多,葡萄要结多大呀,要结脸盆那么大吧?都笑话我们。我们反正也不听其他人的,坚持,努力,保持自己的那份初心,我就这么走。走下来以后发现自己当初的每一个坚持,真的是太对了,最终出来了好吃的葡萄。顾客对我葡萄的肯定,这就是我最满足的。”
  如今葡萄产业越做越大,用工量也逐年增加。目前,园内流转土地五百亩,每天都有近百名工人劳作,汪泽红优先选择与贫困户签用工合同,鼓励大家通过土地、务工和资金投入等方式参与葡萄产业的经营。在她的带动下,22家贫困户加速脱贫,户年均增收2.5万元。不仅如此,她深知“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将自己种植葡萄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想致富的乡亲们:“我要带着大家致富,在家空想不行啊,得真的去教,跟我干活的这些大姐们,我手把手地教。每一个品种修剪都不同,从定枝到掐心、修花、疏果、套袋到后期的日常管理,再到冬季的修剪,每个环节都是我手把手地教了她们,只要我会的都可以分享,毫无保留。我觉得这也是特别欣慰的一个地方,教会了他们种植的基本技术了、掌握了基本本领。”
  从2018年开始挂果,10万斤的葡萄投放市场后很快就一扫而空、供不应求。转年进入丰产期,在潜山设了15个直销点,线上线下销售火爆。到今年“仙驾葡萄”走上了合肥地铁“消费扶贫”号专列,全国各地的乘客仅需手机扫码就可下单购买。葡萄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广,痘姆乡村民的小康之路也越走越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8 03:52 , Processed in 0.05278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