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汪强早早收了工, 约妻子李云霞在菜市购回了时新蔬菜和 元宵美食,回到政府安置的新房子。 汪强的新居坐落在潜山城南的潜水河畔和谐小区,这里道路宽畅、绿植错落, 环境整洁优美。上了 4 楼,推开门,装 饰一新的客厅,雅致的陈设,新潮的家具, 满屋洋溢着温馨幸福的气息。 汪强走近饮水器, 热气腾腾的热水 汩汩注入茶杯。他呷呷刚采制的新茶, “香!”李云霞找来遥控器,打开了 55 英寸新电视机。 这新房是去年 11 月底搬的,看着亮 堂堂的屋子, 汪强不禁回忆起三次搬家 的过往,心头充满感慨。 汪强的老家在与邻县桐城交界的一 个偏僻的山坳里。这里山高路陡,闭塞 落后。他3岁时,父亲早逝,母亲将他拖大。 世纪之初,周边农户相继搬出,可二十 已出头的汪强还蜗居在切坡的三间破瓦 房里。“一到下雨,外面大落,屋内小落, 最怕发生泥石流。”为了改变贫困命运, 汪强不得不背着行囊外出打工。后在好 心人的撮合下,大龄的汪强与有着同样 境遇的李云霞组建了家庭。房子破旧要 塌,建房资金不小,原来的宅基地是地 质灾害隐患点,不安全,过年过节买点 什么的,还要从几里远的小店往家里扛。 为了谋生,2010 年,汪强带着妻儿在潜 山城区租了房,过上了边带小孩、边做 临工的日子。“租的房子阴暗潮湿,也 不到二十平方,厨房卧室是一间木板隔 的。”他们起早摸晚,摆过摊,做过饮 食,每天或多或少有了进项。尽管艰难, 但心头充满希望。“特别是过年的时候, 特别渴望有自己的房子。” 汪强说。 天道酬勤。夫妇俩一路打拼,经济 上渐渐有了改善。2016 年,脱了贫的汪 强通过按揭在老城区桃园巷购置了一套 70 平方的二手房。“总算在城里有了安 顿的窝了。” 汪强笑道。 桃园巷属于城中村,周边房屋建造 年代早,楼宇间距小,巷道仄窄,一下 大雨,巷道积水成河。“打拼几年再换 套新房子吧。” 搬进二手房的第一个年 节里,汪强就有了新期盼。 这几年,他一边在城里打工,一边 做起了生意。每到秋季,汪强便回乡收 购瓜蒌籽,在城里炒制销售,妻子在家 里做服装订单加工, 家里的年收入“芝 麻开花节节高”。 没成想,换新房的梦想很快得以实 现。近年,潜山市为改善城区环境,大力 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桃园巷被列入拆 迁范围,汪强家的房子被政府依法征收, 他被安置到了潜水河畔和谐家园新区。 “安置的房子比原来好住多了。结 构好,光照足,小区环境更是没话说, 出门就是中小学,孩子读书非常方便。” 汪强喜出望外。他花了 10 多万元,对房 子进行了装修,并添置了彩电、冰箱等 新家具。搬进新家,汪强还特地从市场 上挑来“福”字挂饰挂在厅堂。 “党的政策好,只要手勤,日子就 越过越红火。” 畅想以后的生活,汪强 脸上写满幸福的笑意。 来源:潜山新闻网 作者:曹冬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