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城遗址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3-15 15: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铸就孙家城厚重的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宁县马庙镇孙家城村,跟随着古老的脚步,探寻历史,去感受孙家城辉煌历程。
  在怀宁县马庙镇,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得太子曹丕(魏文帝),路过境内芦峰寺抽签祷告后屡战屡胜,于是杀坐骑祭祀当地的一座小庙,后人称之为“马王庙”,现简称马庙。马庙镇的前称为育儿乡,以境内的育儿村而得名;育儿村旧称“浴儿城”,此故事仍与曹操有关,说他曾在此地“浴儿”,“浴”后来演变为“育”。不过据考古发现,“浴儿城”乃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至今犹在。
  “马庙”来历颇具传奇色彩,孙家城遗址传说更神秘,这里民间也一直盛传孙家城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曹丕就出生在这里,所以这里一开始叫“生家城”,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孙家城”。
  孙家城遗址位于怀宁县马庙镇孙家城村,东、南、西部均被土城所围,北临大沙河,大沙河自西向东穿过,并冲毁了遗址的局部,北岸为桐城市境,城内外均有农田。整个遗址地形稍高于外围,遗址中间部位有二座一大一小水塘南北向分布,将遗址分为两个大区域。相传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此出生。是目前安徽省西南部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地处薛家岗文化分布区域的北缘,文化堆积以距今近6000—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为主,并有少量汉—六朝时期遗存。
  遗址各区域的文化堆积都较为丰富,一般厚1—2米,局部厚达3米左右。在费屋地点是以早于薛家岗文化的早期遗存为主,经发掘得知,新石器时代包括早于薛家岗文化的遗存、薛家岗文化早期和晚期遗存、晚于薛家岗文化的张四墩类型遗存,从而构建起该区域较完整的文化序列。
  遗址的早期遗存为寻找薛家岗文化的来源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城址及丰富的张四墩类型遗存对探讨本地薛家岗文化之后的衰落以及淮河中游、长江中游和下游三者之间原始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目前长江下游地区除良渚古城外仅有的另一个新石器时代城址。
  遗址的发掘成为入围“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的24个项目之一,并入选“2008年度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安庆新闻网  通讯员 檀志扬 章红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23:04 , Processed in 0.04978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