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归乡游子成乡村振兴“激流”

[复制链接]

帖子
11234
威望
0 点
红花
56065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1-3-18 1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是人,拥有开阔视野、独到见解、吃苦耐劳等诸多优点的农村“回流”劳动力无疑是振兴乡村的“利器”。那么该如何吸引、留下、用好他们,让他们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记者近日在宿松、桐城、岳西等劳动力输出地走访发现,曾千军万马往外涌的农村劳动力正慢慢“回流”,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主力军。
  看好家乡 游子回乡
  “18岁到60岁劳动力约有900人,2014年之前有800多人在外打工,目前这一数字降到500以内。”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党支部书记姚有志说。最近两年,该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从90%以上降至50%以下。
  “70”后严云峰是300多名归乡队伍中的一员,10多年前,他和大多数同伴一样走出大山到城里务工。“离家时,抬眼看见的是大山,出门是一条泥巴路,村里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及少数砖瓦房。”2018年,回乡的严云峰发现,昔日的小村庄已经大变样。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土坯房变成楼房、干净的自来水装满了家家户户的水缸、撂荒的土地竟成了香饽饽、村民纷纷承包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当时,毛畈村正在建设农业旅游公司,急需管理方面人才,于是向严云峰抛出了“橄榄枝”。他毅然辞职,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了家乡。
  打“感情牌”留人或许只能留一时,实打实的“钱”景才能真正把人留住。
  在桐城市黄甲镇,毛竹加工、茶叶种植、旅游开发等60多家企业,让一大批返乡人员在家门口找到了对口工作。“在外地学了点管理经验,比如人员调度、时间安排、后勤保障等,去年家门口来了毛竹加工厂,我就应聘上班了。”该镇黄埔村村民黄金福说。
  与此同时,缺工却在一些乡镇的企业里频繁上演。
  这几天,黄甲镇石窑村党总支书记詹成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嚷嚷:这天气什么时候转好?石窑村有2个白茶基地,眼下需要大量采茶工。“以前我的任务是帮助家乡人走出去,现在村里的产业多,村里人不够用,我还得招揽外乡人到这来。”詹成祥说,村里正在谋划成立劳务公司,与池州、阜阳等地合作,为家门口企业解决“用工荒”。
  归乡人带来旺人气
  3月16日下午,岳西县中关镇村民储义虎开着一辆皮卡在山路上行驶,卡车里装着800多件“外卖”。
  精选西葫芦400g、精品红香酥梨500g、优选海南蜜瓜1kg……他一边核对订单一边说,自己过去在杭州当“骑手”,去年发现社区团购在老家悄然兴起。“年轻人多,订单量明显就多。过年前一个月每天要送4000多单,平时也能保持在800单以上。”储义虎说,自己曾和外地同行交流家乡业务,大家都很惊讶深山里外卖业务也会“爆单”。
  “村小现在有100多个学生,是村里最热闹的场所。”彭素霞回忆道,过去很多孩子跟随父母到外地就学,村小因生源枯竭曾差点关闭,但现在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从桐城市区到黄甲镇的公交线路已经增加到4条,很多人白天在开发区或工业园上班,晚上回来陪孩子。”黄埔村村民李昌鑫说,村里逐渐热闹起来,有了烧烤店、蛋糕房、咖啡馆等,商业业态也逐渐年轻化。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不再望眼欲穿,“空心村”正变成“实心村”,强劲的消费力驱动产业转型……依托回流劳动力带来的旺盛人气,沉默已久的农村大地上正“春光无限”。
  以己之长 共建家乡
  常年在外学习、务工的经历,让这些农村“回流”劳动力比坚守家乡的人有了更多的优势,他们或有一技之长,或眼光独到,或敢闯敢拼,如今回到家乡的怀抱,他们渴望凭借这些优势在家乡站稳脚跟,帮助家乡发展。
  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村民方琪林大学毕业后从苏州回村里开了一家广告工作室。“周边村里镇上的奶茶店、衣服店、小吃店渐渐多起来,很多店主都是返乡年轻人,他们都希望自家广告牌足够新潮。”方琪云说,因为定位精准又专业对口,她制作的广告牌大受追捧,业务量节节攀升。
  岳西县响肠镇大学生方红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国际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一次广交会上,她被形态各异的藤编制品迷住了,立马想到老家满目皆是的桑枝、藤条,便动了回家创业的心思。几年前,她筹集启动资金后便在响肠镇成立了一家工艺品公司。截至去年底,这家公司已累计带动响肠镇1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为当地创下200万美元外汇的佳绩。
  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村民杨桂香之前和丈夫在县城做家具加工,两年前,她们把家具加工厂搬回老家,“因为我们的手艺好,效益还可以,所以就想让家乡人跟着我们一起致富,”敢想敢干的杨桂香还率先推出全屋定制、私人订制等套餐,吸引了不少客流,如今年营业额超过30万元。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120多万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相比五年前约减少十几万人,同时在县内、县外省内就业务工比例正逐年上升。
  (全媒体记者 陈娟娟 通讯员 徐进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23:28 , Processed in 0.06525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