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山里鱼“游”进长三角

[复制链接]

帖子
11336
威望
0 点
红花
5627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1-3-22 17: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市山区的溪流中有这样一种鱼,只有人的手指那么长,长得慢,有条纹,喜欢吃水里的浮游生物等,因其对水质、温度等要求较高,娇贵的它在野外的存活率并不高。
  “它是淡水石斑鱼,在苏浙沪地区走俏得很,活鱼售价将近每斤70元,鱼干约每斤300元,而且价格还在连年攀升。”安徽板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教授储张杰告诉记者。
  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塔贩乡板仓村的该公司养殖基地时,储张杰刚刚拒绝了一位慕名前来寻求合作的养殖户。“淡水石斑鱼生活在水环境好的地方。养鱼用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他那里水质偏酸性,不适合养这种鱼。”这已经是今年第12个因为养鱼条件不达标在储张杰这里吃“闭门羹”的养殖户了。
  从2010年起,浙江的养殖户们就尝试对淡水石斑鱼进行人工繁育,但受制于相关技术短板,淡水石斑鱼的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在潜山,储张杰率领团队历时一年,以独特的生态调控模式破解了这一行业性难题。“现在我们的鱼苗成活率突破95%,而其他地区只能达到65%。”储张杰介绍,今年以来他们销售到长三角地区的淡水石斑鱼已超2万公斤。
  潜山境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不仅是野生淡水石斑鱼的理想栖息地,也是人工繁育基地的上佳选择,兼之市场前景看好,小小的淡水石斑鱼“撩拨”起了当地养殖户的“心弦”。
  但是,想养的大有人在,能养的寥寥无几。
  “这种鱼养殖推广难点有三个:一是对水质等地理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二是从稚鱼到幼鱼的培育阶段成活率低;三是卵甲藻病防控难度较大。”潜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汪小三介绍。
  该如何让当地有条件的养殖户都能如愿以偿,变“一花独放”为“春色满园”呢?
  “首先,我们严把养殖资质关,确保养殖户养得活养得好。从稚鱼到幼鱼的高风险培育阶段在基地进行,确保供给养殖户的大规格鱼种的高成活率;最后,我们制定了‘傻瓜式’的操作技术规程,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难度。”储张杰告诉记者,他们正积极挖掘山塘、水库潜力,拓展大水面网箱养殖等模式,以更好地造福山区农民。“到今年5月,潜山养殖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户将达到8家。”
  “预计2年后,年供应长三角地区的商品鱼将达15万公斤,间接带动餐饮旅游、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汪小三说,潜山将继续依托相关专业力量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尽快实现大水面大批量养殖,让更多的山里鱼“游”进长三角。
  (全媒体记者 程扬 通讯员 潘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3 06:47 , Processed in 0.0472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