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枫叶里封存的峥嵘岁月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4-16 14: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迎江区人民路康熙河社区一处小院里,住着90岁老军人陆裕民,老人有一枚珍藏了71年的枫叶。1950年12月14日,朝鲜抗美援朝“伤心岭”战场上,空中弥漫着战火硝烟,满山的枫叶却开得正红。陆裕民的战友躬身捡起两片枫叶,其中一片递给了陆裕民。回国后,陆裕民小心翼翼地将这片枫叶仔细珍藏,纪念牺牲的战友和那段峥嵘岁月。
  一晃71年过去,尽管这片枫叶已斑驳褪色,但那曾经红彤彤的色彩依旧在老人心中灿烂夺目。
1003127435217295_new.jpg
1003426940217712_new.jpg
1004311448285035_new.jpg
图①为陆裕民珍藏多年的枫叶,图②为上世纪50年代的陆裕民,图③为陆裕民近照。图片由陆裕民提供。
  “不推翻旧社会 穷人永远不能翻身”
  1931年,陆裕民在池州市贵池乌沙镇的一个小村庄里出生。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兄弟姐妹有四人,陆裕民是长子,父母对其疼爱有加。
  “我母亲坚信读书认字才有出路。可家里穷,有钱交学费就上学,没钱交就退学,我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书。”陆裕民说。
  1949年春,解放军大军兵临长江北岸,部队驻进了陆裕民的中学。在那里,他认识了部队指导员,指导员给他讲当前形势,讲革命的道理,鼓励陆裕民到部队参军。那年4月,陆裕民瞒着亲人,在皖北安庆军分区桐庐县(现枞阳县)报名参军。
  陆裕民入伍的消息很快传回家乡,其父听后非常焦急,连夜徒步找到陆裕民所在部队,要其回家,并对陆裕民说:“你母亲去世早,你是家中长子,家里不能没有你!”看着父亲泪流满面,陆裕民的心像针扎一样刺痛。可家苦是万恶的旧社会所造成,他坚定地对父亲说:“不当兵打仗,不推翻旧社会,我们穷人永远不能翻身,也不会有好日子过,我要在部队干一辈子。”父亲见他态度坚决,只好转身一边流泪,一边走,一边回头……
  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陆裕民心如刀绞。可他心里始终抱着一个信念:“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要拼命干出成绩给父亲看,让父亲放心。”
  无悔30年“红色之旅”
  1949年4月,初出茅庐的陆裕民以“见习卫生员”的身份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中,他踏上的第一个战场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
  “真到打仗的时候,卫生员也要拿枪上前线的。”陆裕民告诉记者,他跟随部队参加了渡江战斗。百万雄师过大江,用的却是民用木船和木筏,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渡江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卫生员,他还要抢救伤员,给受伤战友包扎伤口、打针用药,没日没夜地守候着伤员。最终,渡江战役胜利,部队打过长江,解放了全中国。因此,陆裕民在1949年7月得到上级立功嘉奖,被军区评为二等工作模范。
  1950年,朝鲜战场战事紧急,陆裕民跟随部队匆匆奔赴战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异常激烈,伤亡惨重,他所在的连队,只剩他和另一位战友活了下来,一枚小小的枫叶背后是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陆裕民爱读书,闲暇时自学了文化等知识。有了知识的武装,1952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的陆裕民被上级派遣到军区当机要员,肩负着军队保密工作,从此在后勤部队一干就是三十年。1957年,陆裕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陆裕民很少和家人谈论他经历过的枪林弹雨。仅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陆裕民才重新回顾自己当兵的那段历史。谈及一生红色之旅,陆裕民坚定说:“今生无悔!”
  (来源:安庆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程呈 文/图)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11:46 , Processed in 0.04835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