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余井镇:发展莲花姜产业 铺就村民致富路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7-13 09: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建筑老板”到“回乡务农” 成为“新农人”,储全会本是包工头,3年前,他在家乡余井镇承包荒田发展莲花姜。
  “今年莲花姜的长势不错,按照去年每斤20至25元价格计算,我种的将近120亩莲花姜,纯利润收入15万元没问题。”在田头,储全会和村干部拉家常,谈话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时下,走进余井镇天明村莲花姜种植田里,青青绿绿的莲花姜一排接着一排,从河沟一路逶迤至半山腰,田地里面村民正在除草,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正在基地查指导的余井农技站负责人告诉我们,莲花姜又名野姜,因为形状就像一朵紫色的莲花,所以当地人喊莲花姜,属于多年生草本,叶长1米左右,跟生姜的叶茎非常相似。这是一种特别的蔬菜,因为好管护,病虫害少属于耐阴性的特色蔬菜从山沟、山溪边移植到屋前屋后湿润、通风的空地,都适宜种植,而且当年就可收获食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它无需人工施肥、除草、打农药,一次播种,受益五年,是典型的“懒汉菜”。和其他菜相比,莲花姜产量大但管护采摘期间用人少,并且成熟期采摘时间不受限制,易种植。
  这片100亩莲花的主人名叫储全会,本是建筑老板的他,发现了当地百姓屋前屋后种野荷姜的习俗,“在周边很多县城地区都不生产莲花姜,很多人都说这个是潜山最地道的土特产,当时就灵机一动准备大规模种植。”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机会,储全会到本镇偏远的天明村走亲戚时,了解到因当地因山高路陡,农业生产成本大,且日照时间短,种植传统水稻收益不高,有劳动力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赚钱,不愿意耕种。心思活泛的储全会在天明村两委的协助下承包了王屋组、响堂组和周屋组100亩荒田地,租金每亩200元,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清除了荒田杂草、整理田块。随后他从贵州农科院购来种苗,按照大田栽种方式确定种植株距,通过技术人员亲自指导和联网视频学习,确保莲花姜的出芽率。
  “真没有想到,长满茅草的地方也能栽种的莲花姜。”在基地干活得到实惠的村民汪桂兰兴奋地说。莲花姜种植也促进了天明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平时打理姜田用工10人,到生姜收获季节用工人数超过20人,每人一天收入在80至120元之间,每年支付流转及村民务费6万余元,他们在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
  在潜山人看来,莲花姜和雪湖藕一样,都是潜山带有地域特色的特色蔬菜。“下一步,我们鼓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回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为群众铺就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天明村党支部负责人叶旭春说。
  来源:余井镇 作者:余叶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2 03:15 , Processed in 0.04505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