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潜山余井:植根文化沃土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8-11 15: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皖西南——潜山市余井镇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故里,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全镇辖14个行政村,6万人口。近年来,余井镇文化广播站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托境内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场地,上演一波波多元、接地气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图片1.png
花海长春文艺采风
  历史文化得天独厚。余井镇境内有占庄老屋、余蟹形老屋、高楼大屋(高楼举人府)张恨水故居等四个省级保护单位。有流传至今三国时期落马桥遗址、马道古战场.......近年来,余井镇文化广播站在市文旅体局指导下大力挖掘保护古村落,将乡村记忆、民俗文化、民间传说、自然风光等乡土元素巧妙地融入文化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传唱、保护古风古韵,让村民认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标志发扬光大。通过文化搭台,相继举办“相约恨水故里 寻梦油菜花海”“乡村振兴 诗歌同行”,连续举办两届“张恨水文化旅游节”“家风家训”等;主动邀请相关单位、知名网络媒体开展“张恨水文化进校园”“新春记者行”等文化赛事活动,先后在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农村版、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宣传,每年吸引着省内外专家、学者,旅游达人、网红前来探幽采风、旅游休闲。
图片2.png
家风家训志愿行
图片3.png
余井镇糖岭村农民春晚
图片4.png
余井镇首届广场舞大赛
图片5.png
“红心向党 红歌传唱” 歌咏比赛
  文化活动风生水起。近年来,余井镇文化广播站充分利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机遇,加强文化农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并结合文化惠民工程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文化爱好、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形成文明乡风。
  近年来,该站因地制宜利用文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如张恨水文化讲解员大赛、“黄土书屋”读书会、读书分享会、少儿书画大赛、敬老文艺演出、舞龙庆新春、广场舞大赛等主题文化活动。不仅在重大节假日、传统节日自行举办各种活动,该站积极与市文化馆等单位对接,结合政策宣传,经常性开展文化创作,丰富其文化内涵,如《民生颂》《王小六新事》等一批讴歌新时代生活、反腐倡廉的情景剧,相继搬上余井乡村舞台。其中《婆婆也是妈》《三个媳妇》等曲目采用“老曲新词”表演方式,感染至深,达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如今,重阳敬老、舞龙闹元宵、新春写春联文化活动已成为余井镇文广站每年固定文化“套餐”。
图片6.png
小品《三个媳妇》
图片7.png
舞龙闹元宵
  夯实基础、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该站在市文旅体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150万元建成600平米功能齐全室内场馆和1500平米室外体育广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已实现全覆盖;组建17支220人文化服务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组建文化辅导、文化下基层、文明风尚传播、文化讲解等文化服务,在繁荣基层文化、引领文明风尚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场场精心部署、突出特色、重在基层文化赛事开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政府肯定。余井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先后荣获“安徽省广播电视工作先进乡镇”“服务发展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潜山市书画艺术普及优秀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经该推荐的余井镇糖岭村董东涛、徐聪霞两位文化志愿者,被评为“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称号 ”,进一步激发该镇文化工作者协同创新、上下联动传承文化,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热情和动力。
  如今,每年来自市内外的诗人、作家、文化工作者、旅游达人、网红来此探幽采风,讴歌美丽乡村、文化惠民取得的新成果,创作了一批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或同本地文化工作者、学生一起在名人故居、文化广场上演绎吟诗作画、唱黄梅、写春联,走进农家体验打豆腐、熬米糖等传统年俗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余叶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2 02:13 , Processed in 0.06569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