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牢固树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理念,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提升民营产业支撑能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潜山市强化金融支持,修订出台《在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我市经济发展激励评价办法》,用好用活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小助微”投向实体经济。 截至7月末,该市各项存款余额336.77亿元,较年初增加17.44亿元,同比增长率5.46%;各项贷款余额可达203.34亿元,较年初增加40.62亿元,同比增长率24.96%,已超额完成年度40亿元新增信贷投放任务。 潜山市稳步扩大皖源、潜源担保业务规模,不断完善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全市新增“4321”政策性担保业务3.6亿元、科技担保2600万元;税融通贷款新增0.89亿元,发放续贷过桥资金贷款3.78亿元、服务企业160家;全市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0.23亿元。 该市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成立“属地乡镇+金融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通道,邀请证券交易所、券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开展走访调研,举办新三板拟挂牌企业座谈会,建立天柱山旅游、北京锐业、孺子牛轴承、甬健医疗、刷业集团等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有序推进省股交中心股改挂牌工作,目前挂牌正在推进的企业3家,其中股份制改造企业1家。 该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的杠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与华安证券合作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潜润集团正在启动可转换债券(二期)发行工作,计划发行1-1.5亿元规模,目前已发行2000万元。 强化土地支持,潜山市出台《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和规划实施评估,积极开展“双评价”及重大问题研究,切实掌握全市民营经济产业用地及发展现状,为规划编制提供充足依据。 该市坚持计划跟着项目走,做好用地预审,编制《2021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预算和土地收储、供应计划》,预计全年新增建设用地5560亩(民生类2134亩,经营类983亩,成片开发2443亩)。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954亩,其中计划指标700亩,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指标1254亩。已公开出让国有土地18宗255.3亩,总成交价款27797万元,其中工业用地13宗194亩,商业用地5宗61.3亩。有力地保障了经开区、梅城潘铺园区、源潭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用地。(潘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