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油坝乡赵凤苗:用爱撑起一个家

[复制链接]

帖子
11336
威望
0 点
红花
5627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1-9-19 0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油坝乡油坝村河沿组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好儿媳,二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中风的公公和体弱多病的婆婆,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个艰难的家,用行动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生命之歌,演绎了一个农家女子的善良、坚强、无私。她就是赵凤苗,2017年被潜山县妇女联合会授予“好媳妇”称号。
  赵凤苗1969年10月出生在怀宁县,1992年嫁到油坝乡与汪发喜结良缘。结婚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全家住土坯房,主要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丈夫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不能做重体力活,家里的大小事情、养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到赵凤苗的肩上。
  从小在山区长大的赵凤苗,不会做圩畈地区的农活,更未做过油坝当地的副业——编竹席的手工活。为了发展家庭经济,她就开始学习竹席编织,但编织竹席这种功夫得从小练,对二十多岁的她,盘不了腿,只能蹲着编,累了就跪匐着编,总之是各种姿势交替使用,很快学会了竹席编织,篾条在她手中翻飞自如,每天一床竹席早早完工。在她的坚持和鼓励下,丈夫和小叔也跟着学起了竹蔑加工,此后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有了起色。
  从1994年起,赵凤苗夫妇携同小叔三人一同到江浙一带上门加工竹席,一年下来挣了4000元钱,第一桶金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增添了信心。经过他们的辛苦打拼和在娘家人的资助下,1995年盖起了一栋新瓦房,告别了原来的土坯房,一家人幸福开心 ,生活蒸蒸日上。可是好景不长,2000年公公突然中风瘫痪住院,赵凤苗跑前跑后,交费、喂饭、伺候,一个多月守在病房里,老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出院回家疗养。赵凤苗每天都要和丈夫一同搀扶着公公一步一步地做恢复训练,天气好就将公公扶出来晒晒太阳,在她多年来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病逐步好转。
  屋漏偏逢连阴雨。公公还没完全康复,丈夫又检查出先天性心肌肥大,赵凤苗只得陪丈夫到合肥治疗,最终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2004年她的丈夫告别了人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婆婆过度悲伤住进了医院,经查,她与儿子患同样的病,赵凤苗四处借钱为婆婆治病,硬是把婆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婆婆病刚好点,公公又患了脑梗,小叔又不幸去世。丈夫和小叔子的相继去世,撇下赵凤苗和公婆以及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真是个难得的好媳妇!”“ 一个人要照顾两个患病老人,还要抚养两个孩子,独自撑起一个残缺的家,挺不容易的!”赵凤苗的遭遇让邻居们感慨不已,大家对她不离不弃用孝心与责任支撑一个家的事迹表示感动。既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公婆,又要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挣钱还债养家,空闲编编竹席补贴家用,在公婆身体好的情况下,她就外出跑跑生意,用她瘦弱的躯体坚强地劳作着支撑一个家。“我是这个家的支柱,上有年事已高的公婆,下有两个未成家的孩子,我不会改嫁的,我要把欠债还清,还要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赵凤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经过十多年的辛勤拼搏,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为公婆在油坝街上买了280多平方米的楼房,她给这个家带来了幸福。
  二十多年来,赵凤苗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一个人的坚韧和付出,为这个不幸的家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之歌。(汪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1 18:22 , Processed in 0.04951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