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黝黑发亮的村道上,一片纸屑、一个烟头都没有,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绿化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在点缀着鲜花绿植的美丽庭院前,村民种植的小菜园生机盎然,翠绿欲滴。优美的环境让这个传统村落透出一股安详、静谧的气息。 潜山市坚持“全市大景区、全域大旅游”思路,整市打造“山水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新路子,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潜山品牌”。 该市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试点县、全国第一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2020年美丽中国山水田园发展范例、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安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等荣誉和称号,水吼镇黄龛村燕窝和官庄村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持续实施“三大革命” 潜山市在垃圾治理上,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水平,对乡镇镇区和美丽乡村示范点按照农村4级道路环卫作业标准实行清扫和保洁作业;加强对环卫作业公司的督查考核,确保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在治理农村污水上,今年完成10个乡镇生活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提升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实现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建成2020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度4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改厕上,按照“整村推进、逐村销号”原则,今年重点推进48个行政村4160户改厕,加强改厕技术指导和验收管理,确保改厕质量;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体系,按“一站两体系八个有”的标准规范建立乡镇改厕管护服务站;按全面排查、分类整改、持续推进的要求高质量完成2013年以来农村户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该市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继续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提升清洁标准,做到彻底清洁、常态清洁、既清脏又治乱;抓好宣传发动、教育促动、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成果,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大力开展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在完成村庄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今年计划完成2个市级试点村、4个县级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建设4个省级中心村、3个市级中心村、4个县级中心村,整治8个自然村。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潜山市圆满完成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试点任务,建成环天柱山、环潜水河、环浒山湖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15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和139个自然村庄整治示范点,美丽乡村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国省道和重要县道沿线,全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占行政村比例达97.5%。同时,该市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充分借鉴江浙等地区经验,结合潜山实际,“十四五”期间以“四宜”特色村镇创建、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该市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创新开展宜业、宜游、宜居、宜养“四宜”特色村镇试点。探索走出具有潜山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加速建设“产业特、村庄美、生态优、乡愁浓、乡风好”特色村镇板块和乡村振兴“潜山样板”。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了“四宜”特色村镇试点专项资金,制定了“四宜”特色村镇试点工作方案、试点遴选方案和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今年以来,按照“坚持产业引领,发展特色经济”“坚持创新规划,彰显特色风貌”“坚持挖掘底蕴,培育特色文化”“坚持共建共享,建强特色机制”四个基本思路,经过乡镇选点申报、策划方案比选、规划专家评审等遴选程序,第一批5个试点村镇已确定,正在开展试点建设。 编制《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以潜水河为轴带,内含梅城、油坝、王河、黄铺、痘姆、天柱山、水吼、五庙、黄泥九大乡镇,以“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今年已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资金5000万,并积极申报专项债资金,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多方筹集资金,支持示范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串接全域旅游景观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区的目标。(储北平 许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