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王河镇先进村:“稻蛙共养”一田双收的新“稻”路

[复制链接]

帖子
11224
威望
0 点
红花
5605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2-9-13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潜山市王河镇先进村,沿着村道一路漫步前行,两侧绿浪涟漪、蛙声阵阵。每到清晨,项目负责人和工人们便忙着在蛙田喂食、消毒。
  位于潜山市王河镇西南端的先进村,全村可耕面积约4000亩,主要产业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根据防止耕地“非粮化”整治要求及标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建设项目,村“两委”积极响应、主动谋划,2019年底,先进村开始组织养殖户到江西、江苏等地学习考察“稻蛙共养”项目建设,当年投资40万元,发展“稻蛙共养”项目60多亩。
  据先进村党支部书记陈立平介绍,2022年全村新增“稻蛙共养”项目80多亩,现有养殖规模达到近150亩,形成了孵化、育苗、驯养及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年产值约120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周边农民和脱贫户家庭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该村建设组群众胡小红就在养殖基地务工,她笑着说:“过去就指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日子,现在在养殖基地务工,平时就是喂食、打扫卫生,活不重还可以照顾家,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
  胡小红所说的“稻蛙共养”是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利用稻田养蛙——青蛙除虫——蛙粪肥田的生态循环,打造绿色生态、互促共赢的生态种养模式。蛙类能吃掉水稻害虫、排泄物可作水稻肥料,而水稻既能净化蛙田水体,又能为蛙提供生长适宜场所,实现两者共生互促。同时,能够避免水稻使用化肥和农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稻米品质。据了解,青蛙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的特点,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陈立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广泛吸纳周边群众通过带资入股、劳动就业等方式参与到“稻蛙共养”项目发展,以小切口抓大发展,撬动镇域共同富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再只出现在诗里,现实版“稻蛙共养”生态种养模式正在先进村生产基地试行推广。而目前基地采用“村委+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为农户统一选种、统一育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同时,也为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1 04:40 , Processed in 0.04618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