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
注册时间2015-1-27
帖子5348
精华38
积分93292最后登录2025-4-29

- 帖子
- 5348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87754 枚
|
潜山网微信号(qsw0556)关乎黄龛的记忆,源于1年前,当时应村委的邀约,前往村部为一个旅游项目拟写申报书。之后,因优秀旅游乡镇创建和美好乡村文化寻踪,又数次往返。出于对旅游行业的执念,黄龛,在我的心里,才显得与众不同,且印象深刻。
记忆里,曾无数次的路过,然而,行迹匆匆,终究未曾停留。而两三次短短的造访,总莫名地对她产生牵念。印象里的黄龛,总是一派婉丽的乡村风景,和一副恬淡安静的模样。宛若乡愁,或浓或淡的在心里旖旎。亦如流年,刷新着她美丽的容颜,让人记住幸福的味道。
黄龛村所在地水吼镇,是潜山旅游名镇,很大,景区景点很多,每年我都常常去采访。除了白马潭、天龙关少许几个地方,其余的乡村印象都是模糊的。只有黄龛,依稀交织着山水田园的清丽,与世外桃源的静美。沿着黄龛河,淡淡的行走,看河里的牛群和翔集的水鸟,透过油菜花的芳菲,远山近廓清晰地涌现。没有如织的游客,没有闹市的喧哗,静静的时光,让人只想做个不问世事的村夫野老,简衣素衫,颐养天性。
黄龛属山间盆地,四周峰峦俊秀,水碧山青。春末夏初,青山增绿,河水澄清,花团锦簇。秋末冬初,田园禾谷,一片金黄,枫林似火。更有七星寨、鸡鸣寺、卧佛山、乌尖崖、观音池等景点,而巧然天成的海螺、锣鼓、大钟的三大象形石,和狮、象、吼三座兽山,越发把黄龛衬托的无比神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或许这就是黄龛美之所在。很早以前,黄龛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窑包文化遗址将黄龛的文明推前至5000多年前,而在宋代,黄龛就与皇室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五官洞曾是宋帝赵昰、赵昺隐居之地,建有黄龛庵,塑赵昺像,立龛纪念,因此得名黄龛。
几乎,所有人都为返璞归真、寻找心中的净土而来。即便当年,宋帝弃都东逃,匿迹于此充满着无奈,然而,却成就了一段千年犹存的口碑。若隐若现的过往,是励精图治、催人奋起的无比坚定。
抛除尘世纷扰,岁月静美,或许就是黄龛最美的样子。青瓦流古韵,白墙忆耕读,黄龛人用勤劳和智慧勾勒出“金窝银窝,比不上黄龛燕窝”的乡村风景。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迷恋着黄龛的静美与安然。因了心中一些或深或浅的情愫,让我在醉美的三月,昔地重游。离开工作与生活的繁重,执意寻找乡村美好的影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油菜花开,遍地金黄,白墙灰瓦形影绰绰,一棵大树正开放着春天的绿意和希望,一副遍野尽戴黄金甲的样子。
因为之前大抵将黄龛看了个够,因此行前将目光落在了在建的卧佛山庄休闲度假中心。村主任热情带我去毛竹示范园,蓊蓊郁郁的毛竹园坐落于黄龛河一侧的山麓,村居连竹影,鸟鸣山更幽,越往深处走,越发清幽宁静。
每每遇见路人,总想用手机记录下他们生活的影像,又恐惊扰了他们,只好作罢。
这么多年的乡村行走,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而这一次,卧佛山庄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留给我农家和渔家的双重印记。
按照当初的设计,深水区、浅水区已经建成,中间有精致的廊桥相通,两岸的建筑彻底换了模样,在水上廊桥上放眼去望,满满是竹子和房子的倒影,有些天光水影共徘徊的味道。
原先的板栗园部分被建成餐饮区,四合院,马头墙,浓浓的家的气息,此时的幸福和温暖的感觉在心里装的满满的。
从围着钢丝网的湖边围墙进去,一个竹筏横在湖边,筏上放着塑料筐和渔网,满足了我关于“我家住在水中央,一网鱼虾一网粮”的渔家生活的全部想象。
临岸人家枕水而居,背后是翠竹的大片葱绿,舍前是湖面的旖旎波光,依山傍水,生活环境格外的美好。
在黄龛的短短半天里,感受的不仅仅是风景和环境优美舒适,农家大姐的好客热情,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你的行走量身定制,逛景、徒步、垂钓、体验、掼蛋、传统民俗都能一一参与。在山水田园的怀抱里,心也随之醉了、静了。
(文/陈兴旺 图片由水吼镇、黄龛村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