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镇位于潜山县东北部,与桐城、岳西、舒城三县交界,距离县城65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3万3千人,辖14个村(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的大镇。现已发现的商周遗址3处,有安徽省文保单位余氏五世堂支祠,安徽省重点管理寺庙香山寺,名人故居4家,石刻、砖雕30余处,古凉亭两座,古匾额30余块。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点23处。桑皮纸、黄梅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以下非遗项目7项。国家3A级风景区1家。安徽省金紫山森林公园坐落其中。有“红色摇篮、黄梅戏源地、弹腔源头、名人故里、孝义之乡、”之美称。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美丽田园、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生态镇”称号。 德馨庄 官庄历史悠久。自商周开始官庄就有人类活动,遗址出土有青铜器、石器、陶器等。古镇汉末始创,明清昌隆。早年这里曾出金紫世家;元初进士余良辅任南阳太守后致仕定居于此,其裔孙繁衍绵茂,蔚为大族,世代仕宦相继,自此便有了“官庄”之名谓。 河湾老屋 官庄区位独特。居吴头楚尾,三条古官道穿境而过,北望合肥,南接长江,东临巢湖,西望汉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曾建有山寨6座,红色旧(遗)址20余处,深深烙下了中共皖西特委、皖西工委,红军27、28军,新四军2、5、7师,皖西人民自卫军和地方游击队等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印记。官庄烈士墓被列为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德馨庄被选为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余英时故居 村居古朴典雅。以德馨庄、衙屋、余英时故居、大香山寺为代表的15处古代建筑,其排水、防盗、防火功能完好,建筑面积达12公顷。大香山寺始建于盛唐,香火鼎盛,寺藏万名钟名冠禅林,素有“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之称。 金紫山上古寨门 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明余紫宁公,岁歉捐粮万石,赈六皖灾民,赐官不受,勅旌“义士”嘉奖;“棠萼五芳”诉说夕日辉煌;余文章忠孝节义,乾隆皇帝御赐“五世同堂、七叶衍祥”匾额褒扬,仁爱之名,《清史》留芳。《天文韵言》,癸巳亚元天文学家余受之传世之作;《疏园诗集》代署省长余谊密政务之余的隽永华章;余大化,潜山县第一任特支书记,从“五四运动”到“梅城暴动”,点燃星星之火。余英时,国际著名学者,文化泰斗,世人景仰。“五世堂”弹腔班社,冲州撞府直达京都,300余年历史的“三镶桌围”记录着弹腔传承的故事。自编自演的独角戏《苦媳妇自叹》,开创黄梅戏之先河。桑皮纸、龙狮舞、木偶戏、剪纸、官庄豆腐等,非遗项目从国家级到县级源远流长。 小竹岭凉亭 官庄镇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工作,健全组织,科学规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使官庄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 香山寺 黄石岭 衙屋(古民居) 燕屋(明代古民居) 华氏宗祠(皖西工委遗址) 官庄烈士墓 畅水崖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