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992
注册时间2016-3-28
帖子72
精华0
积分235最后登录2017-3-12

- 帖子
- 72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163 枚
|
黄泥古镇的米粑历来有名。附近的古井,王河,以及邻县的花园等镇,米粑也都是响亮的佳肴,既进得了客堂,也上得了餐桌。古镇的米粑口感轻柔,质地柔嫩,外色清爽,咬一口,嚼一下,那一个“香甜”顿然沁入心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游子,我对家乡的米粑有种特别的情怀。依然记得九十代,古镇才走上温饱小康之路。但不管在中秋,端午或重阳等节日,米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亲戚之间特色的“回礼品”。客人们不仅用餐时享受米粑,而且在离开时,亲人们都会让其捎带些回来。收到米粑回礼的人,喜笑颜开,因为米粑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是缔结亲情的象征。
米粑颜色纯白,质地轻柔,一块米粑约有成人两手掌并拢大小。米粑成圆形,边角有棱。除食用米粑纯白外,有特殊含义的米粑都做有标记。如结婚,祭祖时,都会使用三四块米粑。结婚类的喜事用四块,而怀念祭祖类的,则用三块。这些米粑中心,都用筷子点缀红色点。
在古镇,米粑是一种特殊的食品。不仅可以作为早点,搭上米粥一起,一粑一粥,也挺有诗意。而且还可以作为中午正餐的点心,在开饭之前,吃上一二块米粑,感受那份即将消失的浓情。
如今的古镇,仍然有经营米粑的摊点。可惜的是,店家为数不多了。然而就在平常日子里,米粑也极为畅销,去时稍晚,便被抢买一空了。我经常在休闲时,不忘吃上一两块香甜可口的家乡味道。
我总是想起母亲做米粑的样子。母亲取来水盆,将盆内装满净水,把大米放入盆水中,浸泡。约莫1-2天后,母亲将浸泡好的大米捞出,用石磨磨成米洚。然后,母亲在米洚内加些调料,发泡,用粑印将米粑定模,放在锅台装满热水的铁锅上水蒸。用锅盖与布片将蒸板盖好,持续在灶内加火。伴随着水气的加热,米粑定模成型熟透了。这时,母亲就取出蒸板,从蒸板上取下已熟的米粑。刚出锅的米粑,入口轻柔,妙香无比。
如今的古镇,加快了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那浓浓的米粑香,依然在母亲的巷子里飘扬。
作者:金志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