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孕育新动力--“跑”出来的新天地

[复制链接]

帖子
1575
威望
0 点
红花
840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浓 发表于 2016-12-27 1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李旭 吴俊宽)如今,几乎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都会有一批“晒跑族”,每天分享自己的跑步公里数,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作为一项容易“上手”的运动,近年来跑步在中国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无论是日常健身还是参加比赛,跑步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马拉松是跑步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如今,已经火遍全国的马拉松热是跑步热潮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势头正猛的运动,背后带动的经济效益,体量惊人。
    10月16日,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当日,2016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开赛,赛事共吸引8000余名跑步爱好者参赛。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据中国马拉松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已经达到328场。在被称为马拉松元年的2015年,全年的马拉松注册赛事为134场,而这一数字已经是2014年的一倍以上。从2011年的22场到如今的328场,5年时间,是什么让马拉松“疯跑”了起来?中国田协副主席王大卫看来,当前的这股跑步热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在人们‘吃饱了,想动了’的时候,跑步这项门槛低又时尚的运动必然成为大家的首选。”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也是这一年,跑步热开始在全国蔓延,很多城市开始以马拉松赛为依托,进入了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体育消费额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跑步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路跑产业作为一项参与性产业,前景十分广阔。”王大卫说,“它不仅包括体育产品、体育装备这类大家熟悉的业务,更和培训、互联网、传媒、旅游、餐饮、交通、赞助、会展、医疗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都将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
    跑步装备--体育消费的主力军
    跑步运动看似门槛很低,但背后却蕴含着极大的消费空间。仅就跑步装备而言,这一块的消费规模就体量惊人。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和自行车的销售额约合3330亿美元,而跑步产业占据了其中的30%(约合1000亿美元)。有业内人士曾表示,2014年中国跑步装备的营业总额已经达到了300亿元。而在阿里体育今年9月公布的天猫淘宝平台2016年上半年体育消费项目排名来看,跑步项目以65亿元高居榜首。
    这些数据绝非偶然。中国田协联合尼尔森公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步者每年用于购买时尚运动服和跑鞋等必要装备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经验丰富的核心跑者人均花费4594元,大部分用来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等高端专业装备。“就算这一花费不变,日益壮大的跑步人群也意味着这块消费将快速增长。”王大卫说。
    《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70%的受访者表示最喜爱的运动是跑步。在国内,参加马拉松赛的群体目前已有近千万人。依照当前马拉松赛事数量连年翻倍的趋势看,中国的跑步人数,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资深媒体人汪涌就是这两年投身跑步浪潮中的一员。在进行了一年多的徒步训练后,汪涌在首都媒体跑团队友的带动下,今年3月正式开启跑步生涯,并一发不可收拾,“从今年3月开始进行跑步训练,到现在我已经完成了3个半马。”虽然“开跑”时间不长,但汪涌对装备的要求绝不马虎。“我以前觉得有双跑鞋就行,随便什么品牌都行,结果一跑起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汪涌说,“没跑几次我就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后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知道,跑步一定要‘武装’到位。”除了跑步鞋、压缩衣,汪涌认为一款可监测心率的可穿戴智能设备至关重要,“很多跑步出事的都是心脏问题,这个时候心率表和心率带非常重要,它可以监控你的心率,让你在安全范围内运动。”而置办齐全这一套装备,汪涌的投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这还不算更新换代,像我这个训练量,一年至少需要更换两批跑鞋。”
    在汪涌看来,参与跑步锻炼,代表着参与者的经济实力处在一种相对富足的状态,他的这一观点在《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跑步人群主要由中产阶级人群、富裕人群和年轻人构成。在中国,以跑步族为代表的体育人群正呈现着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4 23:27 , Processed in 0.0548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