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一箭三雕 易地扶贫拔穷根

[复制链接]

帖子
1314
威望
0 点
红花
4598 枚

潜山资讯 发表于 2017-1-5 15: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挪穷窝】交通不便 贫困户思变
  彭大雪的新家,一座崭新的楼房,就在茶园岗的主干路旁。茶园岗,是潜山县痘姆乡仙驾村的美丽乡村中心村。这座室内外装修并不豪华的房子,在青山和小溪的映衬下,又在村居风格统一、村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之中,显得十分别致。
  2016年12月15日,冬日里暖阳醉人,记者来到这里时,老彭正辅助电工给新房子安装电线。一见面,彭大雪就打开了话匣子:“搬到美丽乡村示范点来,居住环境好多了,门前就是柏油马路,夜里出门还有路灯照着,自来水也能通到了家里。多亏有了扶贫搬迁政策。”话语中,老彭充满了感激。
  彭大雪的老家,原本不在这里。离村部4里开外,有一个叫做红门坳的地方。“那里山高路远,交通条件非常不好。”彭大雪说,红门坳里经济条件稍好点的村民都陆陆续续搬出来了,可他家却没有这个能力。妻子多病,3个小孩还在上学,自己不能外出打工,多种原因造成他家成为了贫困户。“家里原来的房子,破得马上要倒掉了。今年(2016年)汛期下大雨,一家人只能借住在我妻子的娘家。”
  【换穷貌】美丽乡村 理想的新居
  而这一切在2016年获得了改变--受益于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彭大雪兄弟俩将新家落在了美丽乡村中心村。
  “仙驾村有11个村民组属于山区,地形复杂,人烟稀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搞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效益低。”仙驾村村支部第一书记汪光宽告诉记者,为解决偏远山寨留守贫困户问题,该村将易地搬迁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在马坦、唐冲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安排搬迁集中安置点,同步实施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及电网改造等。美丽乡村建设为易地搬迁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易地搬迁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内容。
  据汪光宽介绍,三年来,该村建成水泥路26.3公里,建设农民休闲广场4个,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在中心村建造了卫生室、文化书屋、服务中心等。“搬迁户入住中心村,不仅解决了住房问题,而且享受到公共配套服务。”
  【改穷业】搬迁之后 还要保脱贫
  虽然隔得不远,但毕竟是易地而居了。贫困户搬到新家后,又将如何维持生计,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呢?
  “搬迁安置,不是一搬了之,目的是让贫困户谋新业、能致富。”汪光宽说,为此,仙驾村两委在产业发展上动了不少脑筋。村里成立农业发展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吸收贫困户入股,安排搬迁户劳力务工,使他们不再是有手无处伸。目前,该村已发展生态茶园150亩、瓜蒌园800亩、精品苗木花卉基地120亩。
  对于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村里采取安排光伏扶贫措施。
  仙驾村新华组村民黄友男,自个身体不好,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居住在马坦美好乡村示范点。去年8月,村里帮助她利用自家屋顶建起了20多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施。
  “这里关照好,每年能发3100度左右的电,有了近3000元的收入。”黄友男拿出红本子存折,指着光伏发电的打款,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这些分散的家庭式光伏项目外,该村还利用荒山坡地,新建了一个装机90千瓦的集中发电站,这个发电站由30多个贫困户参股。贫困户依靠扶贫资金补助和政府贴息贷款,无须现金投入,可以得到长达20年的收益。
  在仙驾村的冬阳里,房顶上,山坡中,一片片银色的发电板在青山绿野衬托下格外惹眼,成了美丽乡村的别样风景。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攻克了仙驾村脱贫路上的‘最后堡垒’,拔掉了穷根,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也将水到渠成。”谈及仙驾村的脱贫攻坚战,汪光宽显得信心十足。
  记者从潜山县扶贫办了解到,2016年,潜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3个乡镇和县旅游度假区,共738户2296人。也就是说,近段时间内,在潜山县有2296人像彭大雪一样已经或即将搬入新居,并开始走上一段全新的脱贫致富之路。(记者 何飞 通讯员 王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5 07:08 , Processed in 0.04908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