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共40天 “加长版”比“普通版”多一倍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6-23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是夏至,“夏至三庚数头伏”,专家提示说,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史志成进一步介绍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共计40天。

“伏天和整个夏季究竟有多热,是由多种气象因素造成的,因此,40天的伏天的夏季不一定比30天的伏天的夏季要热。”史志成提示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三伏天的显著特点。“随着三伏天的日益临近,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新华社电

□延伸阅读

40天“三伏天”比30天的多一倍

由于每年夏至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三伏起止时间不同——如果夏至以后很快就遇到庚日,入伏就早,出伏也类似。由于庚日10天出现一次,所以三伏天有30天的“普通版”和40天的“加长版”。

中国气象网的专家们扒了近25年(1989年至2014年)的数据,发现40天的“加长版”三伏居然出现了17次,占近70%,而30天的“普通版”却只有8次。而且,接下来五年(2015年至2020年)的三伏天,也都是40天加长版。

“三伏天”有个有趣的英文名

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三伏天也有英文名,而且还相当霸气和让人费解——Dog Days。用“中国式英语”翻译,那就是“狗日子”。

其实,这个有趣的译文与天狼星有关。天狼星俗称“狗星”,天文学家很早就发现,在暑热蒸腾的7~9月,这颗闪耀的星星会在日出前停留在天际,太阳升起后,它也随之消失。古罗马人曾迷信地认为,炎热夏天的“狗星”与太阳如此靠近,是造成世间干旱和疾病的元凶,因此,每到盛夏他们总要宰狗祭神。 据《温州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5:14 , Processed in 0.04899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