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手中有茶,心里不慌。”眼下正是新茶采摘时节,安庆市潜山县塔畈乡彭河村倪天喜感慨地说。以前倪天喜家生活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家加入了茶叶合作社,走上了种茶叶脱贫之路。每年仅收鲜茶草这一项收入就在9万元,现在家里已盖起了小洋楼。 近年来,潜山县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化扶贫,在“输血”的同时,重视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扶持茶叶、瓜蒌、蚕桑、食用菌、油茶、畜牧等6个主导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帮扶、对症施策的扶贫攻坚新路,贫困人口减少5.5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潜山县是国家首批重点贫困县,10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00元。该县首先从改造贫困村基础设施入手,在15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累计投入1.68亿元,新建乡村道路21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64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2座,建自来水塔108座,铺设引水管道720公里,解决了1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同时大力推行产业扶贫,潜山县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扶持茶叶、瓜蒌、蚕桑、食用菌、油茶、畜牧等6大主导产业。该县目前已建成农业基地100万亩,培育出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5家,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 以瓜蒌为例,近年该县将瓜蒌子食用性研究作为扶贫项目,在科研部门支持下,初步掌握了育种、栽培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县相继建立10多个瓜蒌示范片,不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新路子,延伸产业链,形成产学研、产加销一条龙。该县现有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瓜蒌加工企业10多家,年订单生产已达5万亩,近2万人由此脱贫。 为实施扶贫攻坚,该县还在90个贫困村采取对症式帮扶,到户项目涉及生产发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5大类165个子项目,受益农户2110户。潜山县瞄准扶贫对象,围绕解决帮扶谁、谁来帮、如何帮等问题,精准发力,精准管理,确保每个重点村都有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人帮,不让一个掉队。同时还针对其不同贫困成因,因户施策,量身定做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实行政府兜底保障;针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主要采取移民搬迁、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模式帮扶。(通讯员 储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