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怀念春天

[复制链接]

帖子
11
威望
0 点
红花
50 枚

小柠檬 发表于 2017-4-6 1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海”肯尼亚近三年了,肯尼亚位于热带季风区,受其地势高的影响,属热带草原气候,我居住的城市内罗毕常年气温在20多度左右,和国内“春城”昆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气候很宜人。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年到头,没有四季更迭,只有一大一小两个雨季,每每雨季过后,肯尼亚看上去才有点国内春天的意味。
肯尼亚.jpg
  回国休假一般都赶在隆冬季节,图着能在家过个年。我的故乡在大别山东南麓的一个小山村,故乡的地貌特征呈“七山两水一分田”分布,山多水多,故乡的冬天万物萧索,毫无生气,但故乡的春天却有一种奇美。阔别故乡三年,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乡情乡景很是怀念,尤其怀念故乡的春天。
  惊蛰过后,春雷滚滚,乍暖还寒,气温开始回升。诗有云:“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故乡,开始慢慢苏醒过来。田野上枯黄的草丛中开始冒出尖尖的绿芽儿,茶树也开始攒尖儿,老屋墙角也开始有“吱吱吱”的虫鸣……
嫩芽图片.jpg
  春分过后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故乡的清明,在我的印象中,也总是飘着小雨。农谚有云:“春雨贵于油。”这有利于万物的生长,故乡辽阔大地上的万物都趁着这贵于油的春雨,拔节生长。
  此时,一种叫做水萩的野菜在田野里匍匐生长开来,为乡亲们送上了春天的第一道美食。家乡有三月三吃水萩粑的习俗。水萩粑就是将采摘好的水菊洗净、碾碎,然后和到米粉中,做成圆圆扁扁的粑,蒸熟或者拿菜籽油煎熟即可食用。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将一块完整的水萩粑隔着衣服放在胸口放一晚上。老人们说,农历三月三是鬼节,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摄取孩子的魂魄。吃水萩粑粑魂,能把魂粘附住,(家乡粑有“粘”的意思)孩子才旺健。这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但水萩粑作为乡间的传统美食,使大家在贫瘠的农村里有了口颐之福。
水萩粑.jpg
  山上的茶树也在这个时候为乡亲们奉献了一份初春的大礼。一片片茶林、一簇簇茶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才冒出来的淡黄色的嫩芽,不到几天就变得青翠欲滴。这时,乡亲们就会背上竹篓,戴上草帽,到茶林里采摘第一季春茶。采摘下来的新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这一系列工序环环推进,才能让茶香停留。早餐早起,烧一壶滚烫滚烫的热水,先烫洗好茶杯,用手指尖钳几根新茶,冲泡,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还原到最初的样子。水汽腾腾,清香四溢,边吹边啜上一小口,嘴里顿时弥漫着山野气息,怀念这种感觉。
采茶图片.jpg
  清明过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白天,布谷鸟也“播谷 播谷”地啼叫,仿佛催促着乡亲们赶快播种。晚上,春雨淅沥沥地下,早上起来,水雾弥漫,桃花、杏花打着花骨朵,沾着露水,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果是一剂催化剂,所到之处,万物萌生,在明媚的阳光下,田野里绿油油的一片,各种野花争相竞放;池塘边上柳树,“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风轻,随风招展,处处迷人心眼。
桃花图片.jpg
  春天,尤其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故乡春天的风物让人怀念。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客居杭州百无聊赖之际,也挥毫写下“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样的诗句,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
  路桥人,漂泊在外,没有诗人这份洒脱,也行只能在回忆里、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的照片里寻找故乡春天的味道。
(作者:汪宗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3:40 , Processed in 0.05722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