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e先生 于 2017-6-14 14:58 编辑
要不是看了今年火爆微信朋友圈“高考别怕,我们在非洲等你”系列搞怪贴图,我都快把高考这件“全民大事”抛之脑后了,成年后,工作、生活中的忙碌往往让人无暇顾及发生在身边的大事。
掐指一算,高考离我已有八年之久。2009年,我参加高考,那一年,我也没怕,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八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在远离祖国两万里之遥的非洲“搬了三年的砖”,而且我还会继续扎根非洲,真的可能在非洲等你。
高考毕竟是人生中的大事,没有那么容易忘却,只要有人提起,当年高考的情景立马就在脑子里一幕幕地浮起。 我出生在皖西南的农村,对于一个农村青年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条好路子。我在很小的时候,长辈们就谆谆教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考大学、分配工作、吃皇粮”云云。
上完大学,参加工作后,我才知道,对于我们90后这代人来说,如今的社会包容开放,成长成材除了考大学,其实路子还很多。只不过,通过高考上大学,是绝大部分人选择,而且也有很多人通过走这条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回想起自己的高考,我要感谢自己的父母,虽然他(她)们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但是对我读书这件事上,家里一直很支持、很慷慨。我高三下半年,我母亲放弃了外出打工,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读。我父亲则在一家工地干活挣工资,养活一家三口。
高考的压力当然是空前的,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高考是“鲤鱼跳龙门”的好机会,更需要把握好。我从进高中,学习都一直比较刻苦,进高三的时候,我估摸着也能考上一所一本大学。可是,就是在临考前的两个月,由于压力大,再加上晚自习结束后回租的房子继续挑灯夜战,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白天注意力集中不了,突然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当时自己有点不知所措。 有一天晚上,晚自习过后,我拿着模考的试卷回家订正错题,那次考得很差,都晚上一点多了,写着写着,突然我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了下来,我心里想:“自己都这么努力了,怎么越努力,成绩越不行?”越想眼泪越多,渐渐地就放开哭了起来。哭声把睡在一旁的我妈都吵醒了,我妈看我哭,她也跟着哭,一边哭,一边宽慰我:“今年不行,明年再复一年,我不怪你,尽力就行。”
班主任看到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主动找我谈话,在了解我情况后,热心地开导我,并让我晚上多休息,不要回去“开夜车”。我听从班主任教导,慢慢调整状态,果然,模考的排名又慢慢地上去了,在高考前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模考上,我竟然第一次进入班上前五名,当时真是鼓舞了我的士气。
从这段经历中,我了解到了平和的重要性,做什么事不能激进,不能打乱仗,要踩着点子一步一步往前赶,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多年后,我从事了施工这一行,三年的施工经验,让我了解到了匀速、按比例、分层次的施工是最优的施工状态后,更加印证了自己八年前的想法。
我父母在那段陪读期间,确实付出了很多,多年后想起,依然让我感恩不已。
我老家流行打麻将,好多陪读家长没事的时候就凑在一起打麻将,有的家长打得厉害,连饭都顾不上做,给孩子陪读,最后孩子饭都吃不上。我妈从来不插手,没事的时候,就帮着房东种菜,到山上野生茶园里摘茶叶,一来可以省点买菜的钱,二来还可以存点茶叶家里以后可以用。为了给我补充营养,我妈变着花样给我做菜,每次吃饭,都是我先吃,吃完以后她才吃。大热天里,她顶着骄阳,去老远买野生鲫鱼给我熬汤、去河对岸去买新鲜的桃子、去县城买补脑的核桃……我那时候,什么都不干,一心只读圣贤书,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的父亲在遥远的广西工地上打工,每周末打一次电话来,缺钱了就给我们寄钱。一家三口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天南海北,就靠着一部电话维系在一起。
高考越来越近,人一旦状态调好后,反倒不紧张。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6月7号、8号两天顺利过去了,还来不及感受,高考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出成绩那天,我在县城一家网吧里苦等,直到中午快十二点的时候,我才能顺利地进入查分系统,599三个数字映入眼帘,意料之中,不好也不差,至少能给父母一个交代,也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从县城赶回家的时候,一点多了,我妈做好了饭,在院子里一边除草,一边等我,当我把分数告诉我妈的时候,我看到我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多年以后,我妈才告诉我,其实陪读的那段时间,她比我压力还大;高考的那两天,她比我还紧张。她说她知道我会考得上重点大学,因为我在考场考试的时候,她拿着两枚硬币卜卦,每次都是她想要的卦爻。 接着就是上大学,那年,我超一本线20多分,顺利被北方一所普通重点大学录取,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真有贾平凹笔下写得那种“扒了农民的皮”那种感觉,顿时感觉自己光芒四射,还第一时间办理了“农转非”迁户口手续。后来,才知道,这个时代,农业户口不比城市户口差。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签约到了二公局。为了多挣点钱,早日报答父母,我不顾家人的反对,跑到了非洲,跟着单位在肯尼亚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我努力地工作,其实跟高考备考一样累,也是经常加班加点。好在付出总会有回报,在肯尼亚的三年我也收获了不少。去年腊月,我带着未婚妻回国休假,在西安按揭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带着未婚妻回老家过了一次春节。在肯尼亚三年,我只休了这一次年假,也只在家里过了一次春节。看到村里熟悉的乡亲们,有种久违的亲切,一圈一圈地打烟,大家都围着我问非洲的风土人情。过完年,在西安和未婚妻领了结婚证,成了家,也完成了父母的夙愿。 今年,把房子收拾好后,我让父母也住了到西安的新房子。在我们农村,孩子们通过努力,能在城市站稳了脚,把父母接过去住,那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
所以,说到这,我要感恩高考,感恩父母,感恩人生路上帮助自己的贵人,当然,也要感恩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其实高考并没有走远,有形的高考虽已结束,但无形的高考却始终与我们随行。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做各种选择题、问答题,选得对不对、答得好不好,结果也会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以勤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有平和的心态去直面备战生活、工作中的高考。(汪宗辉 图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