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父亲的老手艺

[复制链接]

帖子
169
威望
10 点
红花
21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lee先生 发表于 2017-6-16 16: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的手艺是木匠,我家三代木匠,算是木匠世家了。
  父亲为人忠厚老实,手艺精湛,在塔畈、彭河、巍岭一带很有名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父亲在木工技术上是全才,既能做造房子粗活,又能打家俱、箍圆货做细活,还在县城的机械厂当过技工,做过插秧机,带过十几个徒弟。因为他人好手艺精,德高望重,非常受人尊敬,东家请西家接,一年四季都是忙。“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父亲常把挂在嘴上的这些话教育我们,而这也就成了我家的家训。我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父母就想我学木匠,说是“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因从小就与木工工具相伴,经常玩弄,也觉得很好玩,想想学一门手艺也不错,于是我毕业的那年下半年开始就学习木匠,人生中经历了三年吃“百家茶饭”的木匠生涯。
12.jpg
  学习之初父亲一再告诫我,手艺人有很多讲究,必须牢记,一要讲吃苦,虚心学本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吃下三担猫儿屎”的恒心和耐力。二要讲真诚,童叟无欺,不能嫌贫爱富,不管是怎样的东家找你都要去,守好手艺人之德。三要讲质量,不能投机取巧,活儿要做的出挑;四要讲规距,“没有规距不能成方圆”,不论春夏秋冬,一天的“规距生活”要完成,也就是完成的数量。“受诫”之后,他便带我走村串户。这是我的第一份职业,这段经历我终生难忘,磨炼了意志,经受了考验,丰富了阅历,学了技艺,感悟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内涵,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积累了处世的经验,有苦有乐也有泪,真正体验到了工匠酸甜苦辣,吃百家茶饭的辛劳,做工匠不易,做好工匠更不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年学徒学会了木工的基本功和常识,基本能独挡一面工作。后因多方因素,没有坚持下去,今天想起有负父亲的重托,十分惭愧,木工手艺在我这一代未能传承下去。但父亲教我的木工精典和技巧,我想不能再失传,把我所学的木工技巧,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是对父亲的纪念,也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一丝安慰。
14.jpg
  衡量一个木工基本功的准则。看刨料是否平整、光滑、方正,画线是否准确、合理,打榫眼是否方正、垂直。歪树直木匠,弯曲的木料,木匠去弯存直后,可成为有用之材。木匠需要合理的去选材,劣材巧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传统的木工属于熟练工种,需要工匠去大量的实践,否则短时间内是掌握不了的。斧、锯、刨、凿看似简单,其实是简练而不简单,上手不易,得心应手却更难。想要向人请教也不易,木匠自己懂得做,如何去做心里也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又确切,可意会难言传。
26.jpg
  好木匠的必须有好工具。好木匠必有好斧头,斧分手斧、大斧,大斧头双面有锋口,用于做大木料用的,比喻盖房子,做棺材。小斧头是木匠每天必用的,过去没有要木工机械,所有的木料都要用手工砍削。木匠需要把圆木砍平,斧子及运斧的技能最重要。快锯不如钝斧 ,用斧子砍边, 木料纹理较直时, 三两下就可将边砍成,效率比锯高。一世斧头三年刨 ,要掌握刨子不容易,耍好斧子比用好刨更难。辨木理,砍顺茬,砍料前要看清木材的纹理,从顺茬的方向下斧。“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单身汉的行李大姑娘的腰。”这些都是不能够轻易碰的,是手艺人吃饭的家伙,非常精贵,过年时要把工具整理好,请到堂屋上方放置,以示敬重,匠人的工具是不随便借给别人使用的。
16.jpg
  锯子,有大锯、粉锯、横木锯、直木锯、盘锯等。大锯要双人使用,主要用于锯行条、大木、椽子、板材等。横木锯用于锯圆木料横向切断;直木锯用于锯直柳的木材纵向分解;条形锯片又称“锯条”,锯齿的角度一般呈带倾斜45°,锯齿逐个相隔向左右岔开,叫“锯路”,木匠要经常检查锯齿,可有“锯路”,便于锯条在锯缝中往复运行。“鞭打快牛,锯使两头 ”,稳提稳下,不要硬杀,轻来轻去,不要狠锯,稳、轻、直一条线,硬、杀、狠弯弯曲,使用锯子要稳、轻、直。轻提条,欢杀锯,锯锯不跑空 ,提锯时要轻,送锯时要相对用力。若要不跑线,两线并一线,杀锯时要眼睛瞅着,使锯条与墨线重合。
27.jpg
  刨子,分平刨、长刨、短刨、滚刨、线刨等。刨子是制作家具的一种常用工具。平刨主要是箍圆桶用的,多是用枣树做刨床,大面向上,后面用两脚架形成斜度,使用时方便省力。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画线、凿榫、锯榫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刨料要认表里,辩木纹,顺纹刨,不戗槎来不费力。要刨面,先冲线,先高后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后刨凹下的部分,大致平整后再按墨线通长刨削。“长刨刨得叫,短刨刨得跳”。锋利的刨刀配好长刨,爽利推刨时,会发出啸啸声;短刨嘛,就是在木板面欢快的跳跃。用刨时前要弓,后要绷,肩背着力往前冲。端平刨子,走直路子,起始和终端,刨子都要端平,不能仰头和低头。刨身方向要与木料轴线一致。家俱表面质量好坏刨子最重要,“木匠怕摸,瓦匠怕看”,好家具用手摸手感好,表面光滑圆润,说明木工活做得细腻,细活是刨工刨出来的。刨子面要常用香油涂沫,运刨时轻便省力。
19.jpg
  凿子,有劈凿(较宽)、分凿(1---5分)、圆凿等。凿子的角非常重要,没有角就打不好眼,用时前凿后跟,越凿越深。一斧一摇,三斧拔凿;三斧不摇,双手拔凿,凿眼要打一下,晃一下凿子。不晃不拔,凿子会被卡住。“小木匠打眼尽是掏”就是这个意思。
  木工有许多技巧,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木匠划线标示,“×”为对号,是有用的线,“∕”为无用的线。“长木匠,短铁匠”。用料要留长一点,榫卯留有一定的余量,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充实平整。制作榫卯的要点。“锯半线,凿半线,合在一起整一线”锯去榫头墨线的一半宽度,凿去榫眼墨线的一半宽度,结合时就密合平正。 锯榫肩的要求,“硬木齐线锯,软木外高里低差一锯”这样的榫卯结合紧密。“一分紧十分牢,十分紧一分也不牢”榫卯结合要适当紧一点,过紧会撑爆榫眼。“紧车卯子,趿拉房,桌椅板凳手按上”不同木制品对榫卯的松紧程度有不同要求。木轮车的榫卯要很紧,房子的榫卯要松,家具的榫卯,以组装时手用力能够将榫卯合上为宜,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大木留墨一朵花,细桌留墨成冤家”,造房子工件上的记号和线痕要留着;做家具在装配前要用净刨刨去表面的线迹和污迹。“细木差分,大木差寸,砌石无数算”,不同的活,对精度要求不一样。“千工怕一斗”“斗”即斗合,拼装之意。家具斗合时,累积的误差或失误就会暴露出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家具斗合时,容易出问题,要小心谨慎。“春制家具暑不做”,做家具要注意空气湿度,湿度大的时候做的家具,木材收缩后榫卯容易松动。制做锅盖时,中间要留缝,否则,烧不熟饭。
29.jpg
  木工计算口诀,“桌一凳二”,做传统的八仙桌和条凳,桌斜一分(腿的斜度为10%),凳斜两分(腿的斜度为20%)。“凳三算九”,确定传统条凳榫眼位置的方法,即凳长3尺,3乘3得9(寸),再把9除2等于4寸半,从端面两头往里4寸半(凳长的15%)开始画榫眼线;宽度方向与此同。箍木桶时如何计算圆桶的每块木板缝隙的角度,把木板放在平刨上再架上尺子,结合木桶周长看尺度决定角,“一尺架寸半,照直望后算”。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木工来说也同样重要,徒弟首先要学会磨刀,到每一家,开工前徒弟就要磨好工具,“粗磨口,细磨刃,背上几下是快刃。”粗磨石用来开刃和磨崩口,细磨石把刃口磨出稍有卷刃,再翻过来在油石上拖几下磨去卷刃,刀口就锋利了。如何判断刀口可锋利,拿起刀口看,看不见有白线就是锋利了。“磨刨刃,定角度,来回研磨走直路。” 磨刀要固定角度,前后直线运动,不可上下晃动,磨出弧形。“凸刨子,凹凿子。”刨刃磨得应中间略鼓,凿子刃口应磨得中间略低或是平直,两边要有角。“石头磨得两头妥,和别人好和伙;石头磨得两头翘,手艺再好没人要。”。“妥”意指凹。其实说去说来也是指磨刀的时候不可以图方便总是磨中间,越到后来越不好用。
15.jpg
  手艺人应养成好习惯,口诀常记心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用心专注,必能成为能工巧匠。
  传统的手工工艺,是一代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引领行业风尚,营造氛围,使传统的工艺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李宝林  图片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7 05:09 , Processed in 0.04756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