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中国旅游报:徐迅和他的旅行散文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7-15 1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未完成的旅行》序
  给徐迅的散文配图,自然要看他的文章,开始觉得这并不是件很难的事,但实际上真引文临红、按图索骥地照猫画虎时,却真有些捉襟见肘之感。这些骈文丽体所描写的山水风情,有些我亦目睹过也留过影,有些却只有神往,所搜寻上的画面,难免有张冠李戴之嫌。但能借徐迅文韵的精雅,将摄影的稚作铺陈上,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亦有相得益彰的快感。
  文中插进去我的摄影作品,大多也是参差不齐。因这不能用单纯的摄影作品来看图说话,为画面加解说词,是摄影作品的补白。但我却要时时在徐迅的字里行间中去绞尽眼力,搜寻那些对应的图片。虽说这么多年来,我也拍了很多都不甚满意的照片,而一旦真用起来,却又顾此失彼,难以对位。我是个粗人,照片没按类划分,通常也没标注上标签,有时真感到有“图海”捞针之苦。这时,照片的艺术质量往往退在第二位了,第一感受就是有没有这张图,与文中诗意可有呼应,这样,就陷入了苦苦寻觅的捕风捉影中。摄影的方寸刺激了人们的图像感,使之有了尺幅千里、烘云托月的境界。当然,摄影本身讲究角度新颖、翻空出奇。这对职业摄影家来说是必需的素质,但这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技术手段,但若你只是望风捕影,是很难笔意在先的,对我也只有惘然若失了。
  至于说到徐迅的散文,那当然是斐然成章的了。徐迅的文韵致远,心如发丝,很难看出是一位男士所笔,如《与天柱峰对视》,渗透着他对家乡这一景观的情感;《大足无声》披露了这极有价值景点的文化内涵;蒙古长调中牵动他情绪跌宕与起伏的是遥远的回声。而如果说《双瀑记》中含有一种此起彼伏的心理落差感,那么《夜读韩城》则有一股站在黄河岸边古意文深的思考,这思考有历史的自豪感与人生的奋争。但紧接着,他又侧笔敲击出了一段柔情寸断。所谓“手植春花待宾客,他年凭吊知音多。今日植花表心愿,后世自有爱花人。”两千年前太史公的夫人柳倩娘在埋葬好丈夫司马迁之后,血泪交融地写的诗句,感人至深。在悲恸的情怀里,徐迅夜读韩城,被书里那女人纤纤玉指划过的痕迹却突然触目惊心、胸怀怅然起来。这是徐迅的感受,也或多或少感染了读者。徐迅的散文,善将粗犷的激荡与柔婉夜曲奏响在一起,这就如同一阙共鸣的合声乐曲之后,出现温情的回旋华彩乐段那般让人回味一番。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突和鲜花吟咏并颂在一起,足可窥到他的冥思指向、情感寄托。在徐迅敏感细致的捕捉中,一山一水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由于影像所限,徐迅的多篇佳作不得不忍痛割爱。这样,也就难以曲尽其妙了。不知音画对位起到了相互映射否,但也就这样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6:55 , Processed in 0.07099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