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闲”话品茶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7-7-11 16: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的饮茶习惯,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神农氏发现了茶,取名为仙草。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明目消暑之功效。
1.jpg
  中国茶道,文化底蕴深厚,一把旧壶,一杯香茶,捧在手里,率性随意。心静就能品出禅、道、儒,静中品茗,如一片禅心,如月光洗浴的海棠,肝胆冰雪,茶道的意境就是如此超然洒脱,令人向往。
  在传统观念中有“无茶不成礼”的习俗。中国人视茶为佳品,就算请客吃饭,必然秉承先上茶,后敬膳的待客之道。茶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茶叶,泡法也各不相同。
13.jpg
  品茶,不同于喝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茶不必讲究环境,条件,可以使用大碗豪饮牛饮,一饱了之。而品茶则不同,品茶,为了怡心,心旷神怡,爽神怡性,是精神的需要。
3.jpg
  品茶讲究清、静、闲、和四种境界。清,气候气味形成的气境,往往影响品茶的心情,如果天气恶劣,污尘扑面,或鞋臭扑鼻,浊气熏口,如此气境就败兴有余,哪来兴趣品茶。相反,好的气境如月洁风清,雪霁天晴。
6.jpg
  静,声音声响形成的声境,也影响品茶的心境,如泼妇骂街,幼儿哭闹,烈犬狂叫,就不适宜品茶。如果万籁俱寂,或雨打芭蕉,松涛盈窗,或隔窗听乐,就适宜品茶。
2.jpg
  闲,心境的闲与躁,如急事相催,琐事相扰,难事棘手,烦事相燎,也影响品茶的情绪。如果远离尘嚣,悠然侃山,就适宜品茶。
7.jpg
  和,茶友茶伴间,关系是否融洽,也影响品茶的心境,如貌合神离,情趣迥异,或陌路相逢,话不投机等都不适宜品茶。相反,如情侣恩爱,兄弟情深,或事业同道,久别重逢,就合适品茶。
12.jpg
  茶,人之于草木间,是汉字中把人和草木合三为一。茶来源于自然,生性淳朴,你若亲近它,走进茶的世界,就会性情淡泊,在超然中洒脱,飘逸在美好的意境中。
16.jpg
  在春天,春雨淅沥,不疾不徐,池塘边的柳稍一片翠绿,鹧鸪掠过清水塘畔,越冬的油菜开始抽薹,拔节的竹子青青郁郁,间杂着点点桃红。在这样明媚的春光图中,品一杯碧螺春,青翠欲滴,清香袭人,让人舌尖生津,流连忘我。
18.jpg
  在秋天,当大自然红谢绿衰,而竹篱边几株线菊相继斗霜吐妍,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依然生机盎然。此时如果品一杯家乡的绿茶,如淡雅的云雾,清香的毛尖,汤清叶绿,香郁味醇,茶香袅袅,浓淡相宜。那情那景,在秋色间陶醉,在茶水间馥郁,令人悦目。
4.jpg
  茶艺是消闲而不是等闲的艺术,现代生活忙碌,更需要借着喝茶来缓解情绪。而品茗不仅可以保健人生,而且可以净化心灵,令人进入忘我的境界,远离尘嚣,给身心带来愉悦。品茶和人品向来是相提并论的,唐代韦应物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得与幽人言。宋代苏东坡直截了当地说:“从来佳茗似佳人”。清代郑板桥说:“只和高人入茗杯”。
17.jpg
  人生如茶,苦涩也蕴含甘甜,一道清醇,二道浓郁,三道趋淡。如果品读一篇立意高雅的美文,观一幅飘逸洒脱的书法,赏一幅丹青不渝的国画,静心品茗,遐思绵长,在酸甜苦辣中也能品到怡然自得的心境。
19.jpg
  命运如一壶滚烫的开水,一撮幽香的清茶,没有水的浸泡,茶只能蜷伏一隅,没有命运的冲刷,人生索然无味。茶在沉浮中散发着馥郁的清香,生命在挫折中绽放礼赞的光芒。数次与水亲抚,茶淡了,淡出一种境界,数次与挫折抗争,平淡就沉淀为生命的底色。(作者 肖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5:20 , Processed in 0.05638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