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从种树到树人,潜山县八旬老人20年资助山村教育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7-7-12 1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安在线讯 逆水乡位于安徽省潜山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南方小乡镇。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个地处深山的小山村,走出了24名博士和45名硕士,500多山区学子上了大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在如今“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背景下,农家子女演绎逆袭人生,偏远山区成为闻名遐迩的“博士村”……这一新现象背后,得益于一个名叫储浩川的八旬老人20多年默默无闻的关心和帮助。
  年近八旬的储老慈眉善目,精神矍烁,除了听力有点失聪外,并无老态。有人说,这与他长期生活在生态环境优良的大山里有关,更多的人说,这是因为他时刻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心永远是年轻的,所以不显老。
  储浩川,现年79岁,安徽省劳动模范,现任潜山县关工委委员、县林业局关工委副主任、逆水小学关工委总顾问。
  说起储浩川,人们依然记得当年他开拓万亩荒山的往事。退休后的20年,储老继续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关心山区教育,用厚重的情感点亮了逆水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今年元月,储老被安庆市文明委授予“安庆好人”称号。
  “我最大的心思在树人。”这是储老常说的话。上世纪90年代,时任浩川林业开发公司董事长的他,做了两件让当地群众至今仍然得实惠的事。
  一是从公司中捐出30万元解决了逆水小学搬迁征地的费用,帮助学校搬迁到如今新校址。当时逆水小学坐落在逆水河对岸,校舍破旧,学生要跨河上学,很不安全。为了将学校搬迁到逆水集镇中心位置,他不仅出钱,还积极做群众工作,使逆水学子从此告别了破旧的校园。
  二是从1992年开始,为逆水小学的学生代缴学费;同时对考取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300元,在当时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他的鼓励下,逆水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恢复高考以来,逆水山区走出了24名博士和45名硕士,500多山区学子上了大学,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为了使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他还主动和学校行政人员一道多次赴合肥、北京等地,联系到逆水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仰智慧捐助3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幼儿园,改善了办学条件。
  “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得起学”是储老经常讲的一句话。在逆水一带,得到过储老帮助的人,储老自己也记不清。
  操塝组王松青,前些年因患眼疾,做了手术,再加上妻子患有慢性疾病,家里两个孩子,当时一个上大学,一个读小学,急需花钱。得知情况后,储浩川主动前来帮扶王松青家,一方面帮王松青夫妇找活干,解决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逢年过节都对王松青家进行资助,帮助筹集学费。王松青逢人便讲“储老是我们家孩子的恩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
  郑司组操胜龙,因老婆中风,医病欠下了债,14年孩子考上郑州大学没有钱读书。正在操胜龙发愁时,储老带头捐款,也发动周边老百姓捐款,顺利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今年年初,储老了解到南京组贫困户操家熏家有两名留守儿童,由于孩子父亲失踪、母亲离家出走,两个孩子还没有户口,热心联系公安部门落实上了户口。
  不管谁家孩子考取大学,储老都送去助学金,每年这笔开支达万元。“宁可喝稀粥,也要把孩子读点书”,储老朴实的话语透着无尽的关爱。
  每年“六一”,除了捐款,他都要给孩子们讲励志故事,勉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做诚实的人,将来回报社会;要懂得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一个家庭走出去一名大学生,往大里讲,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对家里来说,就致富了一个家庭。”在储老的带动下,教育不仅成了逆水山区村民们的“执念”,更成为“教育改变命运”活生生的现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储老表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青时他主要是植树造林,如今逆水荒山绿化成形,他从种树改成树人。下一步,他将继续帮助这里的山区孩子成才,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来源:中安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7 08:56 , Processed in 0.0589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